歐洲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因最初發現於法國北部亞眠市郊的聖阿舍爾而得名。文化遺物埋藏於高出索姆河面30米的階地砂土層中。時代為中更新世,相當於明德-裏斯間冰期到裏斯-維爾姆間冰期。過去將該文化作為阿佈維利文化的後續文化,現在許多學者把阿舍利文化分為3期,以阿佈維利文化作為它的早期,而把接續它發展的米寇克文化(見歐洲舊石器時代考古)看作是晚期。阿舍利文化也廣泛分佈於非洲,並到達亞洲。歐洲的阿舍利文化在末次冰期來臨時,為勒瓦婁哇文化和莫斯特文化所代替,在非洲,,則為福爾史密司和桑戈文化所代替(見非洲舊石器時代考古)。

  阿舍利文化屬於一種手斧文化,其代表性石器手斧,較阿佈維利手斧為進步。據認為這類手斧是用骨棒或木棒在火石結核上交互打制成的,具有薄的器身,平直的刃緣和較淺的石片疤。以左右對稱為特色,器形有扁桃形、卵圓形等。此外,還有砍斫器和石片,石片是修理手斧時產生的,可用作石刀。在西班牙,發現有該文化的洞穴和巖棚遺址。在肯尼亞,也發現瞭湖邊的居住址。

阿舍利手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