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中世紀古城遺址。位於今蘇聯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楚河南岸托克馬克城西南8公裡處。始建於5世紀,10~12世紀廢毀。1894年B.B.巴托爾德(1869~1930)首次作瞭考察,20世紀50年代蘇聯學者Л.Р.克茲拉索夫和Л.П.賈佈林先後主持發掘。發掘表明,該城是當時楚河流域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與中亞粟特等地及中國新疆一帶有著密切的商業和文化聯繫。

  該城有彼此鄰接的東西兩個部分。西部面積約35公頃,東、南、北三面城牆共開55座城門,城內兩條大街在城中心成直角相交。東部城墻略呈五角形,亦開有5座城門,城內面積60公頃以上。在該城的外圍,東面是大溝,其餘三面繞以土城墻。大溝與土城墻總長約16公裡。城墻均建有望樓和馬面。在城西部西南角建一城堡,亦有望樓守護。外圍土墻的西北,另有一城,廢墟叫小阿克別希姆。所有建築都用粘泥和土坯築墻。在城區以南約100米處,發掘出一座6~7世紀的佛寺,在該佛寺以西約250米處,發現一座7~8世紀的佛寺,均寺門朝東,前有門廳門房,中有兩側帶長廊的庭院,後有大殿和內建壁龕外建回廊的佛堂。在兩座佛寺的大殿、佛堂和回廊等處的沿墻臺座上或壁龕內,置有佛、弟子、菩薩、護法像等,一般為施彩泥塑,高者達 4米,西大寺佛堂中央的主要佛像則為青銅雕像。這些建築的墻上或圓柱上飾有幾何紋、植物紋或描繪佛的生活場面的壁畫或彩塑,但均已殘毀。西大寺還出土一些透雕有佛教神祇的鎏金青銅牌。上述佛寺的主要建築及雕塑、壁畫,與中國新疆焉耆明屋等地的佛寺,以及中亞片治肯特(見片治肯特城址)、巴米揚(見巴米揚佛教遺跡)、哈達(見哈達佛寺遺址)等地的佛教藝術頗為接近。另外在城區以西400米處,發現有7~8世紀的摩尼教墓地。在該城東部發掘出一座 8世紀的景教教堂,包括十字形平面、穹頂的敘利亞式禮拜堂及其南面的洗禮廳。在教堂周圍和西面的大院內,發現有洞室墓和土坯砌壁的豎穴墓。骨架仰身直肢,頭向西,多無隨葬品。這是迄今所知中亞最早的景教墓葬。

阿克別希姆城址西大寺復原圖 上 外景 下 內影

  據墓葬材料推斷,該城居民屬歐羅巴人種。他們主要經營農業,出土有石磨、鐵鐮、鐵鋤、木犁等農具及農作物種籽,傢畜有牛、羊、駱駝、馬、驢、狗,漁獵起輔助作用。出土的其他遺物,陶器為手制或輪制,有壺、杯、燈、鍋、支座等,晚期見有釉陶。飾物有青銅的耳環、垂飾、帶具,玻璃和膏泥的串珠、鈕扣。錢幣有突騎施錢、哈拉汗王朝錢、唐代的“開元通寶”和“大歷通寶”。還出有帶粟特銘文的文書封泥。在 8世紀以後的地層中發現許多鐵器,主要有鑣、銜、馬蹄鐵、馬刺等馬具、鏃、矛、盔甲殘片等兵器,刀、斧、針、鉤、鎖、鏈、環、鍋等日常用具。此外,還出有玻璃的鏡和器皿的殘片。

  關於該城的斷代和古稱,過去有人推測它是哈拉汗王朝和西遼王朝的都城八剌沙袞(10~12世紀),經較大規模的發掘表明其上限為 5世紀之後,研究者相繼論證此即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城,這個問題仍在進一步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