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鬥狀的強潮河口,橫亙於巴西東北部,註入大西洋。是由亞馬遜河和托坎廷斯河這兩條不同水系的河口匯合而成的。徑流量大,湧潮洶湧。感潮河段長約1400多公裡,口門處寬約300公裡,古魯帕附近束狹至40公裡左右(見圖)。

  地處熱帶雨林區,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有幹、濕季之分,大多數雨水來自濕季。最大流量225000米3/秒;最小流量90000米3/秒,分別出現在5~6月和11~12月。平均流量175000米3/秒,相當於剛果河的4倍,密西西比河的10倍。亞馬孫河每年入海水量5400億立方米,占全世界入海總徑流量的五分之一,若鋪展成10米厚的水層,其面積與北海(57.5萬平方公裡)相當。

  年平均輸沙量為10億噸,其中主要為粉砂和粘土。含沙量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濕季各月平均最大含沙量為125毫克/升;而幹季為22毫克/升。粗物質在下遊河段沉積,形成一系列沙島。其中以亞馬孫河口和帕拉河口之間的馬拉若島為最大。長290公裡,寬161公裡。亞馬孫河口由沙島分為北槽和南槽與帕拉河口成為3條主要的入海通道。輸出的泥沙有95%是以懸移方式入海的。

  潮汐屬半日潮型,最大潮差約11.8米,在馬拉卡島附近,自此向海和向上遊均逐漸減小。潮流流速為2.5米/秒。由於口門寬闊,向上束狹的河勢,及河道中沙島眾多,阻力大,導致湧潮現象(當地稱Pororoco),潮高約1~2米,枯水時可達5米左右。其勢甚為壯觀,在離岸1~2公裡處可聞其聲。洪水大潮若與強風相遇,水位大幅度上漲,可達15~30米,致使兩岸低地嚴重泛濫。

  洪季沖淡水(鹽度小於10)流出口門後在口外形成100~180公裡的混水區;在沿岸則形成平均寬約60公裡,向西北延伸長達2000公裡的混濁帶。河水挾帶的沉積物沿途參與瞭蘇裡南和圭亞那沿岸海灘剖面和奧利諾科河三角洲的塑造。口外水域可分為3帶:即在鹽度0~10的范圍內,含陸源物質多,水呈棕色,為陸源物質帶;鹽度10~15的水域,水中含有眾多矽藻,呈綠色,為生物物質帶;鹽度大於25的水域,水呈藍色,為藍色海水區。

  口外海濱,流系十分復雜。圭亞那海流強勁,流速在0.25~2.00米/秒之間。3~4月,北巴西沿岸流──南赤道流的一分支,與圭亞那海流匯合時流速為1.10米/秒;向南還有一股較弱的沿岸流。鹽度分層現象顯著,幹季在口外60~185公裡的內陸架上,濕季在口外80~230公裡范圍內。

  口外在40米等深線以內的內陸架,沉積物以細粒物質為主,這與大陸架上的經典沉積模式,即內陸架為粗粒物質,中陸架為細粒物質,外陸架為殘留沉積物正好相反。這是由於:①亞馬孫河的細粒沉積物(主要是粉砂和粘土)及再懸浮的細粒物質在內陸架上沉積;②第四紀海平面波動的影響。低海面時,大部分沉積物從亞馬孫谷地向深海搬運;高海面時細粒沉積物堆積在近岸,形成內陸架上的淤泥堆積。亞馬孫河挾帶瞭巨量的泥沙,由於大部分粗粒物質在口門附近沉積形成眾多沙島,一部分懸移質被沿岸流向西北搬運,加上地體下沉,因此,未能塑造出寬闊的水下三角洲。河口區江寬水深,平均深度60米左右,最深處90米,7000噸級的海輪可直達馬瑙斯。亞馬孫熱帶雨林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口外海域盛產鱸、鯔、鯖、鱈等魚類,是拉美地區三大漁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