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條件下形成的氣候。全球中緯度和低緯度地區的著名高原,有中國的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美國西部高原,南美玻利維亞高原和東非高原等。由於它們的地理位置、海陸環境、海拔高度和高原形態上的差異,氣候也各不相同。其中青藏高原平均高度在3000米以上,面積又較大,高原氣候的特點更為突出。高原氣候的主要特點如下:

  輻射 由於隨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氣層厚度、空氣密度、水汽量量和大氣氣溶膠含量均相應減小,高原地區的太陽直接輻射強度就大,其中紫外輻射強度的增加尤為顯著(見大氣消光。以青藏高原為例,大部分地區的年總輻射量在180千卡/厘米2以上,比中國東部平原地區高出約一倍。但在高原積雪地區,因反射率大而使地面吸收的輻射量減少,又由於水汽含量少而使有效輻射增大,因此輻射差額比同緯度的平原小。所以高原地區一般具有太陽輻射強而輻射差額小的特點。

  氣溫 高原的氣溫日變化顯著,大部分地區的地面溫度日較差比同緯度的平原大1~2倍。例如青藏高原的昌都,1月和7月的氣溫日較差分別為18.7°C和14.4°C,而成都則為5.4°C和7.0°C。此外,高原上的向陽面和背陽面的氣溫,也相差懸殊。廣袤隆起的高原,白晝或夏季都強烈增熱,往往成為一個熱源,甚至部分地區在冬季也是如此。如青藏高原中部,每年除12月和1月外,其他各月都是熱源。青藏高原在7月份供給大氣的熱量達5~6千卡/(厘米2·月)。低緯度高原上,夏季氣溫不高,冬季也不寒冷,四季如春。如雲貴高原的昆明,海拔1893米,1月氣溫9.3°C,7月20.2°C,和同緯度的桂林相比,1月高0.7°C,7月低8.2°C,故被譽為“春城”。其他如東非高原和墨西哥高原,都具有類似的特點。

  降水 高原地形對降水有明顯影響,一般在迎濕潤氣流的高原邊緣是一個多雨帶,而高原內部和背濕潤氣流一面,雨量較少。如青藏高原南麓印度的乞拉朋齊,平均年降水量達11429毫米,而高原腹地和西沿、北沿的降水量卻很少,一般在100毫米以下。

  青藏高原除上述氣候特征外,還具有光照強,風力大,多大風、雷暴和冰雹等氣候特點(見青藏高原氣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