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冷雨滴降落到溫度低於0°C 的物體或地面上立即凍結的現象。這種凍結物稱為雨凇(見降水),俗稱冰掛或冰淩。(見彩圖)

雨凇 過冷雨滴與樹枝碰撞凍成的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常邊淌邊凍形成長長的冰掛

  凍雨所形成的雨凇,在電線、樹枝、鐵軌和公路上形成一層透明光滑的冰殼,嚴重時,能夠壓斷電線或樹枝,造成供電和電訊中斷,樹木毀壞,交通停頓等危害;當過冷雨滴同飛行中的飛機碰撞,還能造成飛機表面嚴重積冰,威脅飛行安全。

  凍雨多發生在初冬或晚冬,當有冷鋒入侵時,使鋒面下的氣溫和地面溫度都降至0°C以下,而鋒面上的氣溫卻在0°C以上且較潮濕,在鋒面上的雲層內形成的雨滴落入溫度低於0°C的氣層時,就能變成過冷雨滴,一旦降到地面或地物上就能撞凍成雨凇。凍雨的持續時間一般不長,但若出現持續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大的凍雨,就能造成很大危害。

  中國出現凍雨次數較多的地區有貴州、湖南、山東、河南、甘肅、陜西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