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充分或不正確的資訊為根據而形成的對某人、某群體或某事物的一種片面乃至錯誤的看法和態度。其特點是以偏概全,常有過分簡單化的傾向,形成之後常帶有固執的、刻板的和泛化的性質。偏見與成見相近似,與歧視也有密切關係。一般認為,成見側重於認識方面,它是偏見的認識基礎;歧視側重於行為方面,它是偏見的行為傾向;而偏見則側重於態度方面,帶有較多的情感色彩。有人把成見、偏見和歧視看作對抗群體間心理上的認識部分、情感部分和行為部分。但這種區分隻是相對的。偏見與誤解不同,誤解解雖然也是錯誤的看法,但發現錯誤後一般能夠改正。而持有某種偏見的人即使面對事實也常因情緒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改正原來的態度。

  心理學傢D.卡茨和K.佈雷利於20世紀30年代已開始研究種族或民族偏見的問題。他們對普林斯頓大學100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要他們從84個形容詞中選擇一定的詞匯來描述10個不同的種族或民族,發現這些學生對某一民族或種族的看法相當一致。這種看法包含瞭資本主義社會的種族偏見,如對黑人的看法。從40年代開始,性別偏見問題引起瞭社會心理學傢的註意。研究表明,這種偏見表現為認為男性富於進取心、獨立性、自信心和邏輯性,而女性則健談、溫柔和富於情緒性等。後來還有人研究瞭職業角色偏見,以及偏見產生的根源和存在的社會條件,偏見的發生和發展,偏見的特征和消除方法等問題。

  偏見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社會現象,其產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從宏觀上看,它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和政治、經濟方面的原因。在存在階級對抗的社會中,剝削階級對被剝削階級持有根深蒂固的階級偏見,以作為其進行階級剝削、壓迫的理論根據。不同民族或種族在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生產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也可以成為產生偏見的根源。不同群體間的利害關系也可能導致偏見的產生。從認識論方面看,偏見是形而上學地、唯心地看問題的結果。持有偏見的人不是從實際出發,不是全面地、辯證地觀察事物,而是依據傳聞、片面的材料,作出絕對化的結論。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個人在認知上的偏差,環境中的挫折、適應不良,動機上的沖擊和鬥爭是偏見產生的基礎。例如,對人對事的看法不以其本質特征為依據,或以偏概全,或以部分代表整體,或誇大其一致性而忽視其差異性。由於主客觀各方面的種種原因而對事物作出的錯誤的歸因,以及社會知覺中的先入為主、定型作用,人際影響中的順從行為等,都可能導致偏見的產生。

  對個人來說,偏見不是生來具有的,而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也就是後天學習的結果。偏見一般是群體的常模在個體身上的反映。各個群體對各種事物一般都有自己的常模或標準,這種標準有正確的,也可能有不正確的。該群體的成員由於社會化的結果而接受瞭這種常模,也就會以這種標準去觀察和衡量社會事物,抱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偏見。

  有些心理學傢側重於研究個體偏見的發生及其心理因素。T.W.阿多爾諾及其同事使用問卷、面談、投射測驗、實驗等方法,通過心理分析,對持有偏見的人的人格特征進行研究,認為具有某種權威性人格特征的人最易存在偏見趨向,並認為偏見在人格中扮演的角色是支持自我印象並提供發泄敵意的目標。

  偏見會影響個體各方面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它指導個體對一定事物的認知和理解,使個體作出選擇性的記憶,並會去尋找能夠支持自己的偏見的證據,以使偏見本身得到鞏固。具有相同偏見的個體之間及群體之內的人易於交往,因而偏見可以起到某種整合作用。但它卻妨礙不同群體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交往。

  消除偏見涉及多方面因素。對於像民族偏見、階級偏見等,需要從根本上消除其社會、文化、歷史以及階級、政治等方面的根源,消除各民族、階級之間政治經濟上的差異和不平等。應用心理學手段,如增加各種群體和個人之間的交往,以增進彼此的瞭解等,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消除某些偏見,或是縮小偏見的程度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