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代對居住在今川西、雲南、貴州境內的少數民族的總稱。《史記》、《漢書》、《後漢書》中都有《西南夷列傳》,記載瞭各個時期西南夷中的基本情況。《史記·西南夷列傳》說,西南夷的部落眾多,其中最大者有夜郎(在今貴州省福泉縣以西至雲南省東部地帶)、滇(在今雲南省中部地帶)、邛都(在今四川省西昌地區)、嶲(在今雲南省保山地區)、昆明(在今雲南省大理州)、徒、笮都(在今四川省雅安地區)、冉贓(在今四川省阿壩州一帶)、白馬(在今甘肅省南部與四川省連接地帶)等。因為他們們當時的地域是在“巴蜀西南徼外”,所以被稱之為西南夷。

  西南夷各族發展極不平衡。其中夜郎、滇、邛都等皆盤發於頂,農耕,有邑聚;嶲、昆明等皆編發為辮,隨畜遷移;徒、笮都、冉贓等則兼營農牧。西南夷近蜀,雙方商賈早就相互往來。西南夷輸出笮馬、僰僮、旄毛及金、銀、銅、象牙等,輸入絹、鐵、鹽、竹、枸醬等。

  據傳楚威王時,楚將莊閞入滇,平定滇池,稱王。秦滅楚後,曾在西南夷廣大地區修築道路,設置官吏。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遣唐蒙使夜郎,夜郎侯多同附漢,漢置犍為郡。接著又命司馬相如招撫邛、筰,以其地置一都尉、十餘縣,屬蜀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漢朝拓南夷地置牂柯郡(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封夜郎侯為夜郎王。於是西南夷爭求內屬。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以筰都為沈黎郡,以冉贓為汶山郡,以白馬為武都郡。元封二年(前109),漢又出兵伐滇,滇王降,以其地為益州郡,同時賜滇王王印,使治其族人。

  西漢末,夜郎王興與鉤町王禹、漏臥侯俞連年攻伐,漢使調解,興等不從。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牂柯太守陳立殺興,夜郎國滅。

  王莽篡漢,侮辱四裔君長,益州、越嶲等地各族奮起反抗,至東漢光武帝即位後,才再次進入漢朝版圖。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又設益州西部屬國,管理不韋、嶲唐等地的哀牢族(見哀牢夷)和雲南、楪榆、比蘇、邪龍4縣的昆明族。永平十二年(公元69),哀牢族及其同區域內的其他各族一起歸附瞭東漢王朝,東漢王朝在今雲南西南地帶設置瞭永昌郡。於是,今雲南德宏州和西雙版納州也都納入瞭東漢的統轄范圍。

  西漢在西南夷設置的郡縣稱“初郡”或“邊郡”。既有太守、縣令等官員,又封部族土著君長為王、侯、邑長,實行“土”、“流”兩重統治。而西南夷中的民族成分十分復雜,包括瞭近代藏緬語族、壯侗語族和孟高棉語族的先民在內。大略以今雲南省境內的紅河、瀾滄江為界,北部和東部為藏緬語族各兄弟民族的先民;東部、南部和西南部是壯侗語族和孟高棉語族各兄弟民族的先民。而在江、河的東、西、南、北兩岸,已經形成互相交錯雜居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