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中南半島上民族之一。舊譯“吉蔑人”。有740萬人(1978),其中640多萬人分佈在柬埔寨,是柬埔寨人口居多數的民族,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其餘分佈在越南南方(60多萬)、泰國東南部(30多萬)及老撾下寮地區(3萬多)。屬南方蒙古人種。使用高棉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有7世紀在巴厘文基礎上創制的文字。高棉人系由外來移民與土著居民長期融合繁衍而成。

  高棉人篤信佛教。佛教在其古老文化的發展中起過巨大作用。佛寺、佛塔塔至今仍是該族建築物的主要部分。12世紀修建的吳哥城和吳哥寺舉世聞名。高棉人信仰的小乘佛教,分“摩罕尼凱派”和“塔瑪育派”。前者與平民關系密切,寺廟眾多,但規模較小;後者得到貴族勢力的支持,寺院規模宏大,但數量較少。寺廟不僅是宗教活動中心,也是教育場所。僧侶多,勢力大,在社會上很受尊重。男孩長到一定年齡便剃發入寺為僧,修行期限一般為3個月。

  高棉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稻谷和棉花,兼事漁業和手工業,如紡紗織佈、生產陶器、加工金屬。一般喜歡居住用木竹建造的高腳屋。男女傳統服裝都是輕而薄的各色沙籠。過去行火葬,骨灰送存廟宇,現改行土葬。高棉人用佛歷,以釋迦牟尼的降生為紀元。高棉人十分重視新年、迎水節及送水節,喜愛在節日舉行賽龍船等傳統活動。

高棉人

  越南高棉人多受京族影響,一部分人會講越語,穿京族服裝。除柬、越邊境地區和常遇水澇地區的居民住宅蓋高腳屋外,一般蓋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