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傢。湖南湘潭人,早年留學美國,獲艾奧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4年回國,先後任國立武昌師範大學教授、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26年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1927年創辦《社會學界》年刊。1928年主持創辦瞭清河實驗區。1930年參與籌建中國社會學社。1931年赴美講學,任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導師;1933年兼任倫敦社會學會及義大利人口問題研究委員會駐華通訊員。抗日戰爭爆發前夕,赴美定居。主要著作有:《文化與政治》、《一個市鎮調查的嘗試》(英文文版,1930)、《社會教育與社會理論》、《中國人口問題》(1930)、《人口論綱要》(1934)等。其中《中國人口問題》一書,闡述瞭中國人口密度、人口性比例及年齡分配、中國人口的婚姻狀況及職業分配、中國人口的遷徙、中國人口的品質等問題,是中國早期研究人口問題的代表作之一。

  許仕廉認為,要討論中國一切經濟、社會與政治問題,必須從人口問題入手。人口、土地、生活程度及社會文明是社會的四要素,人們可通過人口的狀況去衡量其他三項的狀況。他特別強調種族品質對於社會的重大關系,認為一個民族要取得競爭的勝利,關鍵在於提高人口素質。他還極力提倡發展本國的社會學,提出中國社會學教學的宗旨在於為本國培養專門的社會學理論傢、研究傢和高等的社會服務專門人才。社會學的課程設置與教材要結合本國的實際,使學生廣泛掌握社會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並提倡多用“國貨”,少用“洋貨”;要進行社會實地調查,使學生明瞭中國現實社會的情況,掌握搜集資料的科學方法等。這些見解對當時中國各大學社會學的教學產生瞭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