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傢孫本文闡述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社會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及研究方法的專著。由作者在其1928年出版的《社會學ABC》一書的基礎上,吸收歐美社會學各傢學說編寫而成。1935年商務印書館作為大學叢書出版。全書分5編26章,1940年被國民政府教育部定為大學用書後,作者曾加以修訂、增刪,將原書第19章分為兩章,易名為“社團組織及社區組織”,並新增第21章“階級組織”。在總論中,論述瞭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性質、範圍及其與社會科學的關係,社會學研究的單位位及材料、方法、目標、分佈及內容;其餘各篇依次為社會因素的分析、社會過程、社會組織與社會控制、社會變遷與社會進步。該書資料翔實,註釋詳盡。文後附有社會學專名、國外社會學人名與著作等參考資料。書中綜述瞭各學派的論點和學說,諸如態度論、人性論、人格論、文化累積論、文化選擇論,以及地理因素論、生物因素論、心理因素論、文化因素論等,凡能說明社會行為現象的學說均予引述,以資比較研究。全書註重文化與態度的探討,其理論基礎建立在文化社會學的觀點之上。認為社會學研究的中心是人類的文化,而文化具體體現為人類的社會行為。據此把社會學界定為研究社會行為的科學,並探討瞭有關社會行為的五類問題,如社會行為的過程問題、社會組織問題等。《社會學原理》是孫本文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社會學在理論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在當時的學術界和教育界產生瞭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