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四運動時期毛澤東、蔡和森等在湖南創立和領導的革命社團。正式成立於1918年4月14日。成立時有基本會員21人,1920年底發展到70多人,是五四運動時期發起最早、影響很大的革命團體。

  學會最初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1920年下半年,進一步提出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學會的方針和共同目的,要求會員有為國傢、民族的事業奮鬥的遠大志向,學會成立後,組織瞭湖南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五四運動後,毛澤東等會會員又領導湖南人民開展瞭驅逐封建軍閥張敬堯的運動和湖南自治運動,並主辦出版《湘江評論》,創辦“文化書社”,出售進步書刊,組織湖南俄羅斯研究會。為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傳播馬克思主義做瞭大量工作。毛澤東親自編印的兩號《新民學會會務報告》和三集《新民學會會員通訊集》,記錄瞭學會的各種活動和會員們對國內外大事、人生觀、宇宙觀等等的討論意見。其中毛澤東和蔡和森的通信,闡述瞭改造中國必須以唯物史觀作哲學根據,必須組織共產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等思想。

1920年7月赴法勤工儉學的新民學會會員在法國蒙達尼城

  新民學會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發揮瞭領導湖南地區革命力量的核心作用,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瞭理論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後,學會逐漸停止活動,許多會員參加瞭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其中一些人為中國革命作出瞭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