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傢阿那克薩戈拉的哲學術語。一般譯為“理性”、“心靈”。希臘文υoṽs,最初是指感知、認識、理解事物的東西。

  阿那克薩戈拉主要是在《論自然》的殘篇第12條中談到奴斯的。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種子構成的,但種子本身是不變不動的,它由一種外在的力量推動,這就是“奴斯”。奴斯是無限的,不和其他事物相混,是獨立自為的。奴斯又是萬物中最稀最純的,它對任何事物都能有知識,並且具有最強的力量,可以支配一切事物,是事物運動的最後動動因。阿那克薩戈拉又認為,奴斯存在於一切事物和物質之中。在他那個時候,精神和物質還沒有明確區別開來,所以,後人對“奴斯”作出瞭不同的解釋。

  柏拉圖在《斐多篇》中說,蘇格拉底最初聽到阿那克薩戈拉提出奴斯作為事物的動因,很為高興;但看到阿那克薩戈拉後來仍舊用物質的原因來解釋事物的運動,他就感到很失望。亞裡士多德在《形而上學》第1卷中說,阿那克薩戈拉隻有在他無法解釋事物必然存在的原因時,才不得不把奴斯搬出來,作為最後的手段。阿那克薩戈拉隻是在談到事物的最終原因時,才提到奴斯的。

  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開始,將奴斯說成是一個純粹精神性的實體,是認識的主體“理性”。這樣,許多唯心主義哲學傢就都在這種意義上使用“奴斯”這個概念瞭。G.W.F.黑格爾說奴斯是“絕對”,是世界的靈魂和內在本性,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