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傢,集合論的創始者。他生於聖彼德堡(今列寧格勒)一個遷居俄國的丹麥商人傢庭,11歲時移居德國,在德國上中學;1862年入瑞士蘇黎世大學,翌年轉入德國柏林大學,主修數學;1866年秋曾去哥丁根學習一學期;1867年獲博士學位;1869年在哈勒大學通過講師考試,後即在該校任講師,1879年任教授;73歲時病逝於哈勒。

  康托爾在大學學習期間主要對數論感興趣,同時也受瞭德國數學傢K.魏爾施特拉斯的影響。他於1870~18722年連續發表關於三角級數的3篇論文。1872年的論文開始把“基本級數”即柯西序列引入無理數理論,並初步提出以高階導出集的性質作為無窮集合的分類準則。他對函數論的研究,引起他進一步探索無窮集和超窮序數的興趣和要求。

  1872年康托爾在瑞士旅行時結識德國數學傢R.戴德金德,此後他們時常往來並通信討論數學和邏輯問題。1873年他推測到正有理數與正整數可以有一一對應,但正實數似乎沒有。1874年他發表的《關於一切代數實數的一個性質》的論文證明:一切代數實數和正整數有一一對應;正實數和正整數無一一對應。他還指出,這一結果也證明瞭超越數是存在的。1874年他開始考慮面上的點集和線上的點集有無一一對應的問題。經過3年多的探索,於1877年證明瞭n維形體的點和線上的點有一一對應。這一結果似乎抹殺瞭維度的區別,因而引起瞭很大的爭議。戴德金德早在1877年7月和康托爾的通信中就推測到,不同維度空間的點隻能有不連續的一一對應,而不能有連續一一對應。此問題直至1910年才由L.E.J.佈勞維爾得到證明。康托爾還於1878年明確提出“勢”的概念,並以“與自身的真部分有一一對應”作為無窮集的特征。

  康托爾創建集合論的工作把數的概念從有窮數擴充到無窮數。他在1879~1884年間發表瞭6篇題為《關於無窮線性點集》的論文,從中提出良序集、序數及數類的概念。他從正整數出發,應用良序集理論和3個構成原則,定義瞭無窮序列的、一個比一個大的超窮序數和超窮基數,並對無窮問題作瞭不少的哲學討論,為集合論奠定瞭基礎。他還提出瞭良序定理,即每一集合都能被良序,並認為這是一個特別值得註意的定理,但他未給出證明。1891年,他在《集合論的一個根本問題》這一論文裡證明瞭:一集合的冪集的勢較原集合的勢為大,因而沒有包括一切集合的集合,這就是所謂的康托爾定理。對連續統假設,他雖在187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的結尾處曾提及,但卻始終未能給出嚴格的證明。

  19世紀70年代許多數學傢還是潛無窮論者,康托爾集合論卻肯定瞭作為完成整體的實無窮,因而遭到瞭一些數學傢和哲學傢的批評與攻擊。但是,康托爾創建集合論的工作也得到戴德金德、魏爾斯特拉斯、D.希爾伯特等人的鼓勵和贊揚。20世紀以來,集合論不斷發展,已成為數學的重要基礎理論。

  康托爾已刊行的著作有:《康托爾全集》(1卷,1932)和《康托爾-戴德金德通信集》(1937)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