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徵否定本質特點的哲學概念。指事物自身內在的包含著肯定因素的否定。辯證的否定是在事物內在矛盾推動下而進行的自身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運動、自我發展的辯證過程。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發展環節,事物的新陳代謝,舊事物向新事物的飛躍,是事物辯證否定的結果。隻有通過事物的辯證否定,才能實現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實現事物由舊質態到新質態的飛躍。辯證否定又是事物聯繫的環節。新事物是從舊事物中生長起來的,彼此之間有著前後相繼的內在聯繫;事物自身的辯證否定,並不是對原有事物的簡單單拋棄,而是舍棄原有事物中陳舊的、消極的東西,吸取、保留原有事物中積極的、有生命力的東西,並以改造過的形式作為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條件。

  作為事物發展和聯系環節的辯證否定就是“揚棄”,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體現著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間斷性,保留體現著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辯證的否定或“揚棄”,就是事物自身發展的克服和保留、間斷性和連續性的對立統一。

  辯證的否定方式是多樣的,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模式。這是由事物矛盾質的特殊性以及它們所處條件的多樣性決定的。不同性質的事物,以及同一事物處在不同的條件下,往往有不同的辯證否定方式。人們對事物辯證否定的方式,必須從事物自身矛盾的特點和具體條件出發,進行具體的分析。

  辯證的否定觀和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是對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認識,由於內在的矛盾性,都是通過揚棄自身而發展的。它們否定自身,又包含著對自身的某種肯定,這是一條無限發展的辯證鏈條。辯證的否定觀就是對事物的肯定與否定、間斷性與連續性、變革與繼承的辯證關系的科學概括。因此,它要求從實際出發,有區別、有分析地對待每一具體事物的否定過程,而不能簡單化。形而上學否定觀則否認事物自身的矛盾,把事物的否定看作是外在的力量,並把否定和肯定割裂開來,絕對對立起來。它或者隻看到肯定,隻承認事物量的生長和增減,不承認事物質的轉化,把否定看作是事物的災難和毀滅,從而肯定一切;或者把否定看作是對肯定的東西的簡單拋棄,不承認否定與肯定之間的聯系,因而任意地否定一切。這兩種傾向都會導致思想的片面性和絕對化,違背事物自身否定的辯證本性,對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