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血液中的異常物質隨血流移動,堵塞血管的現象。該異常物質稱為栓子,栓子可為氣體(如靜脈外傷時進入血流的空氣)、液體(如骨折時的脂滴)或固體(如從血管壁脫落的血栓)。最常見的是血栓性栓子引起的栓塞,如肺動脈、腦動脈等的栓塞。栓塞對機體的影響取決於栓塞的部位,血管的解剖特點和局部血液迴圈狀態,栓塞後能否建立充分的側枝迴圈(一段動脈被堵塞,可引起組織缺血,在缺血組織周圍,該動脈的側方吻合支擴張和充血,以改善局部血液迴圈),以及栓子的種類、大小和數量、是否攜帶致致病菌等。來自右心及靜脈系統的栓子可進入肺動脈的分支,引起肺栓塞,某些體積小又有彈性的栓子,可通過毛細血管入左心,再進入大循環,來自門靜脈的栓子可在肝臟造成栓塞,來自左心或動脈系統的栓子可栓塞於體循環途徑中的器官(腦、脾、腎等)。有的栓塞不引起癥狀,有的可引起組織壞死(梗死),有的(如巨大肺動脈栓塞、腦動脈栓塞等)則可招致病人猝死。

  栓子的種類及來源多種多樣,栓塞的類型也很多,如:

  ①血栓栓塞。血栓全部或部分脫落引起的栓塞,又分靜脈血栓栓塞及動脈系統栓塞。靜脈血栓全部或部分脫落可形成栓子。最常發生靜脈血栓的血管是下肢靜脈,其他有盆腔靜脈、前列腺靜脈等。靜脈血栓全部或部分脫落,隨血流流向右心,並從右心進入肺動脈。巨大的栓子阻塞於主要的肺動脈,常引起病人猝死。較小的栓子若阻塞於已呈嚴重慢性充血的肺中,則可引起肺出血性壞死(出血性梗死)。若體積小的栓子阻塞於無明顯病變的肺中,由於肺部有肺動脈及支氣管動脈雙重血液供應,常不引起明顯病變。在卵圓孔未閉的病人,栓子可從右心房進入左心,可能引起動脈栓塞(如腎動脈、腦動脈的栓塞等)。這種現象稱反常性栓塞或奇異性栓塞。動脈性栓子來自心臟(如心瓣膜的贅生物性栓子、心室的附壁血栓)或動脈(如動脈粥樣斑的附壁血栓)。動脈性栓子常栓塞於腦、腎、脾等的動脈。可引起組織壞死(梗死)。若栓子來自細菌性心內膜炎的贅生物,在栓塞組織中可引起膿腫。

  ②脂性栓子。骨折時長骨腔中的脂肪組織、燒傷時的皮下脂肪組織,可形成脂滴進入血流,阻塞血管,引起脂性栓塞,脂滴可以變形,故有可能通過肺毛細血管進入全身動脈系統。若脂滴少,常不引起嚴重後果,若大量脂滴進入血流,特別是進入腦血管、肺血管,可引起腦或肺眾多的點狀出血,嚴重者可引起病人死亡。

  ③氣體栓塞。大量氣體進入血流和血液中,呈結合狀態的氣體迅速遊離出來阻塞血管或心腔的現象。空氣進入血流造成栓塞的現象可見於大靜脈(尤其是鎖骨下靜脈、頸靜脈、胸腔內大靜脈)損傷(如外傷、手術)及胎盤在胎頭進入陰道時因子宮收縮,宮腔內壓力增高而過早剝離等情況,進入血流中的空氣可相互融合並在右心腔中與血液形成泡沫狀團塊,這嚴重地影響血液循環。氣泡進入肺或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肺或腦栓塞。研究證明,若進入血流中的空氣量不超過100ml,一般不引起嚴重後果。潛水人員若從深水迅速回到水面,在深水高壓可溶解在組織內的氣體迅速釋出,形成氣泡(主要為氮氣,因他種氣體容易被再吸收),這就是潛函病(或減壓病)。輕者可發生大關節疼痛,甚或骨壞死。重者累及脊髓和腦皮質(因氮在脂質中溶解度高),形成多數小梗死樣病變,可引起截癱或死亡。

  ④羊水栓塞。是產科一個嚴重的合並癥。

  ⑤腫瘤細胞栓塞。惡性腫瘤組織可侵入血管,成為栓子,在腦、肝、肺、骨等處形成轉移灶。有些惡性腫瘤如絨毛膜癌(一種妊娠滋養細胞惡性腫瘤)特別容易引起腫瘤性栓子的栓塞。

  ⑥寄生蟲栓塞。血吸蟲病時,血吸蟲成蟲在門靜脈中產卵,再從門靜脈至肝臟,栓塞於肝小血管中。如成蟲死亡,也可產生門靜脈栓塞。肝包蟲病時,包蟲囊腫破裂,破碎囊皮,若進入肝靜脈,再進入肺動脈中可形成肺栓塞。

  ⑦感染性栓塞。見於膿毒敗血癥時,感染灶內形成的含有細菌或真菌的栓子在各內臟(如肺、腦、腎、脾等外)引起多發性栓塞性膿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