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喉的發聲裝置。當喉被切除、喪失發聲能力時,可以用它作為輔助發聲說話的工具。早在1858年就有人提出人工喉的設計,並稱之為說話機。1873年奧地利醫師T.比爾羅特為一位喉癌患者成功地施行第一例喉切除手術,手術後21天,他為患者配製瞭一個管狀金屬制人工喉,這是機械人工喉的雛形。直到1942年前,許多人對人工喉進行過改進,但是基本原理都是利用肺呼出的氣流做為聲能,振動外接管道內的簧片發聲,管子再與口腔聯接,通過構語器官的作用講話。隨著電子學的發展,1957年年制造出電子喉,50年代末山東醫學院首次報告中國制機械人工喉,幾經改善,發聲效果有提高,1974年上海制成人工喉,可調節音頻。

  人工喉分機械人工喉和電子人工喉兩大類。

  機械人工喉 基本是一種發聲管,原理與原始人工喉相同,目前用矽膠制做,管的一端聯接頸部氣管切口,也可固定在氣管套管上,管的另一端可含在口內抵舌根處,兩管中間為橡皮振動膜,由於質輕、構造合理,講話時可不必用手把持。但因裝置附在頸前(見圖),影響美觀,講話語言單調,不悅耳,往往不被患者接受。

  電子人工喉 有各種型號。有的外觀像由動刮須刀,說話時用手把握,一端接觸頸側,當患者模擬說話時,可起到放大聲音的作用,但音量較小,因頸部肌肉產生的雜聲,致說話吐字含混不清。另一種電子喉是利用音頻振蕩器發聲,經過放大後,由一根導管傳入口腔,經腭、舌、齒、唇構語器官的活動形成語言,經數天訓練可講話,因為可以調節音頻高低,故發聲近似語聲,但聲音強度仍不能自由控制,有待改進。隨著微電子工業的進展,電子喉已向微型發展,1981年研制出口內型人工喉,是一種安裝在牙腭上的微型電子發聲裝置。微型揚聲器與助聽器的揚聲器大小一樣,距形波頻率在100~170赫之間,聲壓級60分貝。這種電子發聲裝置可用舌或手指調節,控制旋鈕,目前正在改進成牙接觸開關,並進一步提高裝置的性能,減少電池的消耗。

  人工喉隻是一種替代喉的發聲裝置,由於喉部分切除術和喉重建術的廣泛施行,全喉切除術日漸減少,因此喪失發聲功能的患者也逐年減少;加之對無喉者進行食管發聲訓練不斷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人工喉的使用有減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