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寄生蟲病。傳染源為病人和無癥狀而血中帶瘧原蟲配子體的帶蟲者,由按蚊傳播。以間歇性發冷、發熱、全身酸痛、出汗、肝脾腫大和貧血為主要臨床特徵;惡性瘧癥狀不典型,常侵犯內臟,並可突然表現兇險徵象,如腦型瘧,不及時治療可致死亡。診斷主要依據血塗片查找瘧原蟲。氯喹、奎寧等治療有效,但值得註意的是,世界不少地區出現抗氯喹的惡性瘧原蟲株,中國也有發現。瘧疾的分佈很廣,大致與傳播本病的按蚊分佈相一致,在北緯60°和南緯60°之間,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發發展中國傢尤為多見。在熱帶及亞熱帶,瘧疾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溫帶則在夏秋季發生。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億瘧疾病例。中國在1949年以前估計每年約有3000多萬病人,開展大規模防治後,1985年已下降到56.3萬病人,但仍有些地區受到瘧疾的威脅。

  病原學 瘧原蟲屬頂端復合體動物門,孢子蟲綱,球蟲亞綱,真球蟲目,血孢子蟲亞目,瘧原蟲科,瘧原蟲屬。寄生在人體的瘧原蟲有四種:間日瘧原蟲( Plasmodium vivax) 最常見;惡性瘧原蟲(P.falciparum)次之;三日瘧原蟲(P.malariae)和蛋形瘧原蟲 (P.ovale)少見。瘧原蟲的生活史比較復雜,需要人和雌性按蚊兩個寄生。無性的裂體生殖在人體內進行,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在蚊體內進行,因此人是中間寄主,按蚊是終寄主。作為瘧原蟲終寄主的按蚊有:中華按蚊、嗜人按蚊等。在人體內的發育又分紅細胞外期(在肝細胞內)及紅細胞內期兩階段(見圖)。在紅細胞內,又可發育成配子體,這是有性生殖的開始。當唾液中含有瘧原蟲子孢子的雌蚊刺吸入血時,梭狀的子孢子隨蚊唾液進入人體血流,30分鐘後即隨血流進入肝實質細胞,變成圓形的裂殖體,進行紅細胞外期裂體增殖,形成數以萬計的裂殖子。間日瘧原蟲與其他瘧原蟲不同,其子孢子有遺傳上不同的速發型和遲發型兩種,前者發育迅速,後者則在肝內休眠一段時間後才增殖,稱為休眠體。休眠體是造成間日瘧臨床復發的原因。

  肝組織期裂殖體一旦成熟,被寄生的肝細胞破裂,數以萬計的組織期裂殖子進入血液,侵入紅細胞並開始紅細胞內的裂體增殖。瘧原蟲的紅細胞內期可分為環狀體、滋養體、裂殖體三個發育階段。由肝細胞釋出的裂殖子侵入紅細胞後發育為環狀體,亦稱小滋養體,被寄生的紅細胞略脹大,內含染成紅色的小點──許夫納氏小點,環狀體直徑占紅細胞的1/3,吉耶姆薩染劑染色可見細胞質呈環狀,以後細胞質增多,並可伸出偽足,呈藍色,核深紅色。細胞質內有少量黃棕色的瘧色素,此時稱大滋養體。大滋養體發育成熟後變圓,核分裂,隨之細胞質分裂,包繞各個細胞核,形成內含許多裂殖子的裂殖體。

  瘧原蟲在紅細胞內經過多次裂體增殖後,部分裂殖子不再分裂,而發育成雌、雄配子體,於是從無性裂體增殖進入有性生殖時期。當雌性按蚊刺吸患者血液時,瘧原蟲即隨血液進入蚊胃,紅細胞內期各無性繁殖階段的瘧原蟲被消化,雌配子體的核經減數分裂而變為圓形雌配子,雄配子體的核分裂為4~8塊,細胞質向外伸出4~8條細絲,每個核進入一條細絲中,這稱為出絲現象,細絲脫離母體變為雄配子。能活動的雄配子進入不活動的雌配子內,形成合子,並很快成為能蠕動的動合子,移行至蚊胃壁彈性纖維膜下,發育為卵囊(囊合子)。此時再行孢子增殖,蟲體在囊壁內分裂增殖成數以千計的子孢子。子孢子逸出卵囊,經蚊體血腔進入唾腺,待蚊刺吸人血時,隨唾液進入人體。

  發病和臨床表現 當裂殖體成熟,紅細胞破裂而釋出許多裂殖子時,裂殖子和蟲體的代謝產物一起進入血流,刺激寄主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從而引起發熱。瘧疾發作時先有寒戰,繼之發熱,體溫可達39~40℃,持續3~4小時或更久,然後出大汗而體溫下降。間日瘧和蛋形瘧每隔48小時,三日瘧每隔72小時發作一次,惡性瘧則每天發作。瘧疾的反復發作,使大量紅細胞被破壞,這是瘧疾發生貧血的原因之一。但還有其他因素,如脾臟吞噬紅細胞的功能增強,使大量正常的紅細胞也被吞噬破壞;出現抗紅細胞基質的抗體,抗原抗體復合物附著在正常紅細胞上,並與血漿中的補體結合,從而使紅細胞溶解或易被吞噬;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由於網狀內皮細胞的增生,肝臟和脾臟逐漸腫大。早期脾臟腫大以充血為主,治療後容易恢復正常,但長期多次感染後,形成纖維性病變而高度腫大,治療後不易縮小。在熱帶地區見到的熱帶巨脾綜合征可能是瘧疾反復感染而產生的一種異常免疫反應。惡性瘧常引起腦型瘧疾,腦的毛細血管為被惡性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所充塞;也可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管內血栓形成;引起非特異性炎癥,使血管的通透性劇增,而引起腦水腫;同時點狀出血、缺氧引起昏迷,抽搐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現象,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死亡。孕婦患瘧疾時,瘧原蟲可隨母體血液從胎盤的病變處或分娩時的損傷處滲入胎兒,引起先天性瘧疾。在患三日瘧時,抗原抗體復合物可沉積在腎小球基底膜,引起瘧疾性腎病。黑尿熱是因急性溶血引起,多見於惡性瘧,可能與患者體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服用伯氨喹或自身免疫有關,起病急,表現為發熱、寒戰、腰痛、尿呈黑褐色、口幹、脈快、黃疸,可少尿、無尿,乃至出現尿毒癥。

  感染瘧原蟲後,機體產生一定的免疫力,被寄生的紅細胞和遊離於紅細胞外的瘧原蟲,不僅被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和由它衍變而成的巨噬細胞以及臟器內的網狀內皮細胞所吞噬,而且會受到寄主所產生的抗體抑制。在免疫應答中T淋巴細胞起重要作用,瘧疾的保護性免疫則與免疫球蛋白中的 IgG關系最密切。瘧原蟲也能通過抗原的變異而逃避寄主免疫對蟲體的破壞。人體對瘧原蟲的感染具有自然的抵抗力,如青壯年感染瘧原蟲的程度往往輕於老、幼年者。此外不同的遺傳素質對瘧疾的抵抗力也不同,如在西非黑人中Duffy血型陰性者對惡性瘧原蟲易感染,而對間日瘧原蟲則完全不受感染;患鐮狀紅細胞癥者感染瘧疾的程度較輕。

  急性瘧疾在發作數次後,不論是否經過治療,均可停止發作,血檢瘧原蟲陰性。但若紅細胞內殘存少量瘧原蟲,則在一定條件下又可大量增殖,再次引起瘧疾發作,稱為再燃。但若血流內原蟲已肅清,幾周或幾月後,在無再次感染的情況下,再次出現瘧原蟲血癥或癥狀,則稱為復發。復發原因多年爭論不休,較新的觀點認為部分子孢子侵入肝細胞後呈休眠狀態,經若幹時間後才發育,也有人認為子孢子有速發型及遲發型,所謂復發其實是遲發型子孢子所致的初發。

  診斷 主要依據患者有在瘧疾流行區停留史、典型的臨床表現、血液塗片經吉耶姆薩氏染劑或賴特氏染劑染色後在顯微鏡下找到瘧原蟲,並可根據瘧原蟲的形態特點確定其種類。血塗片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對慢性患者,可用厚血膜片檢查,原蟲檢出率顯著高於一般血塗片。在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內常可見到瘧色素,這是瘧原蟲消化血紅蛋白後形成的;瘧色素的形狀隨蟲種而異,對鑒定瘧原蟲的種類有一定意義。免疫學診斷方法如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可用以判斷某地區瘧疾流行的程度和范圍,發現病灶點和考核防治效果,也可作為臨床診斷疑難病例的輔助方法。新發展的 DNA探針技術已開始應用於瘧疾診斷。進行瘧疾流行學調查時,常以脾腫率和脾腫大程度作為測定流行程度的標準。

  防治 氯喹在非抗氯喹惡性瘧流行區仍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可殺滅瘧原蟲的紅細胞內期,解除臨床癥狀。奎寧是最早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以後為人工合成的氯喹所替代,目前仍用於抗氯喹惡性瘧和腦型瘧的治療。中國研制的青蒿素、磷酸咯萘啶和國外研制的甲氟喹治療抗氯喹惡性瘧有效。伯氨喹是根治間日瘧的有效藥物,可殺滅肝內的組織期瘧原蟲,但對紅內期原蟲的作用較弱,因此需與氯喹聯合應用。伯氨喹可使氧化血紅蛋白變為高鐵血紅蛋白,在紅細胞中缺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患者,服用伯氨喹後,紅細胞內高鐵血紅蛋白不能還原為正鐵血紅蛋白,氧化型谷胱甘肽也不能還原為還原型谷胱幹肽,紅細胞的穩定性受到破壞,而發生溶血,宜慎用。以前曾用過阿的平(瘧滌平)、氯胍(白樂君)等,今已少用。預防常采取綜合性措施,滅蚊措施如噴灑殺蟲劑、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帳、改善環境衛生、減少人群和蚊媒接觸的機會等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藥物預防適用於無免疫力的人進入流行區時,常用周效磺胺和乙胺嘧啶(均殺滅紅細胞中無性生殖階段的瘧原蟲,但作用較慢)的合劑,中國稱為“防瘧片2號”,法國稱為法西達,後者每片含量較大。瘧疾疫苗是目前研究的課題,由於生物遺傳工程技術的飛速發展,研制成功已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