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淹沒於水中,水堵塞呼吸道發生急性缺氧從而造成的急性窒息。嚴重者可因電解質平衡紊亂、呼吸迴圈功能衰竭而死亡。全世界每年約有15萬人發生溺水。在日本、美國及英國,每10萬居民中溺水發生率分別為9、4.6及4人。溺水在美國占各種事故死亡率的7%。

  病因 若遊泳或落水人員缺乏或喪失遊泳能力,即可導致溺水。這見於下列情況:①肢體因受寒或活動過度而抽搐;②遊泳時間過長,換氣過度,呼吸性堿堿中毒,引起手足抽搐或一時性昏迷;③遊泳時發生心腦血管疾病;④潛水人員因裝具故障而吸水;屏氣潛水時超過“屏氣終點”而被迫再呼吸;溺水亦可繼發於其他潛水疾病(如氧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淺水黑視等)之後。

  類型 溺水可分兩種類型:①幹式溺水(占溺水總人數的20%),落水後,水刺激呼吸道,反射性地引起喉痙攣及聲門關閉,導致急性缺氧,肺內完全無水進入。②吸入水的溺水,又可分淡水溺水及海水溺水,溺淡水者,肺泡中大量低滲淡水進入血循環,引起血液稀釋、血溶量增加及溶血。溺海水者則因海水為高滲液,在肺泡內將體液吸出,引起肺水腫,血液濃縮,血容量減少,血鈉、氯化物、鎂增加(見表)。

淡水溺水與海水溺水病理特點的比較

  臨床表現 癥狀的輕重與溺水持續時間長短及溺水量有關。常見面部腫脹,雙眼充血,皮膚粘膜青紫或蒼白,肢體發冷寒顫。牙關緊閉,下頜肌痙攣,驚厥,煩躁,昏迷。脈細數,血壓不穩定,心音弱,心律不齊。呼吸頻速表淺,不規則甚至暫停,兩肺密佈囉音,劇烈咳嗽,呼吸困難。腹部飽滿,嘔吐。溺淡水者有血性泡沫性痰;溺海水者明顯口渴,尿少,尿閉,葡萄酒色尿。

  診斷 根據落水史診斷不難。急救原則是:①爭分奪秒,立即搶救出水;②迅速卸裝,清除口鼻腔內污物,恢復呼吸道暢通,將舌拉出;③用伏膝俯臥或抱腹法倒出呼吸道及胃內積水;④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人工呼吸,心臟按壓,然後立即送往醫院。

  治療 原則是:①盡快恢復呼吸心跳,可氣管插管,正壓呼吸;有室顫者除顫;②早期吸高壓氧、降溫、脫水、防腦水腫;③抗泡沫療法治肺水腫;④用抗生素防肺部感染;⑤糾正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的紊亂(溺淡水者輸全血,溺海水者輸血漿及5%葡萄糖液)。

  預防方法為:潛水前認真檢查潛水裝具,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水深及水溫;遊泳人員要註意安全要求;加強水面保障援救力量及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