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菌引起的骨、骨膜、骨髓腔的炎癥。病原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約占75~90%);鏈球菌、白色葡萄狀球菌次之;肺炎鏈球菌、淋癥雙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引起者更少見。一般有三種感染途徑:①血源性感染,病菌自身體遠處病灶經血運感染於骨。②蔓延性,由鄰近化膿病灶直接感染於骨。③外傷性,細菌由開放性傷口或手術傷口直接感染於骨。感染好發於長管狀骨,特別是脛骨的上、下端、股骨下端、肱骨上端及橈骨下端,上肢約占20%,下肢約占80%,其他各骨也可發生。血源性感染多開始始於血運豐富的幹骺端,因為此處終末動脈細微彎曲,血流遲緩,病菌易於停滯此處。本病好發於2~10歲的兒童,17歲以下約占96%,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表現為發熱、局部紅腫熱痛等,抗生素及手術治療有效。

  病理 骨髓炎的病理變化不僅限於骨髓腔,實際上涉及整個骨組織。病菌侵入的局部多在長骨幹骺端,首先出現炎癥反應,局部血管擴張充血,嗜中性白細胞侵潤,先有漿液性滲出,逐漸變為膿性。局部骨組織壞死,可形成小范圍的骨膿腫。若細菌毒力不大、感染於短期內得到控制,則骨膿腫可能局限化,此即佈羅迪氏膿腫,但病灶多繼續擴大,侵及其他骨組織。感染向外發展,突破幹骺端密質骨,達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膿腫。骨膜下膿液增多,壓力增高,感染經哈弗斯氏管侵入髓腔。骨膿腫穿破後,也可直接形成骨膜下膿腫,使骨膜分離,該部骨幹失去來自骨膜的血液供應,同時骨腔內膿液壓力增高,壓迫血管,也引起循環障礙,因此發生骨質壞死,形成死骨。若炎癥侵入髓腔,髓腔內膿液增多、壓力增大,又經哈弗斯氏管向外蔓延到骨膜下(見圖)。若炎癥侵犯骨的滋養血管,致滋養血管栓塞,則可導致大塊骨質壞死。在炎癥進行的同時,既有破壞,也有修復過程,表現為壞死組織的清除及新骨形成。機體清除壞死組織的方法有:①通過酶的作用使壞死組織液化然後吸收。②由吞噬細胞吞噬。小片松質死骨可完全被吸收,小塊密質死骨可經骨瘺孔排出,但較大的死骨必須手術取出,否則會妨礙愈合。骨膜被剝離後,成骨細胞形成一層又一層的骨梁,呈洋蔥皮狀,即所謂包殼。包殼大小厚薄不一致,骨小梁紊亂,其上有許多瘺孔,常有膿液排出。當死骨摘除後,包殼逐漸由板層骨所代替,當修復完成時,哈弗斯氏系統骨小梁及髓腔亦恢復正常。在小兒,骺板成為抵抗感染的防線,因此骨膿腫不能直接蔓延引起關節炎,而成人骺板已閉合,關節炎發生率高。骨膜下膿腫亦可將骨膜附著點剝離,感染得以進入關節腔。

  癥狀 因細菌毒力的強弱、人體抗力的大小及病程的長短不同。化膿性骨髓炎可分為急性、慢性與局限性三個類型。急性骨髓炎一般有高熱(39~40℃),有膿毒血癥或菌血癥的現象,周身關節酸痛、頭痛,患兒有時發生驚厥,甚至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脫水、酸中毒等癥狀。局部則出現患肢疼痛、跳痛、壓痛、肌肉痙攣、患肢怕人觸動、局部紅腫發熱、鄰近關節屈曲。化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及嗜中性白細胞增高,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患兒尿中可能有蛋白質及酮體存在。X射線照片上在發病頭10日內,骨質無明顯改變。以後逐漸出現幹骺端骨質疏松,此乃局部充血所致,可見斑點狀骨質吸收、骨膜增生,甚至形成包殼圍繞病變周圍。約4周左右可形成死骨。慢性骨髓炎時,全身癥狀輕微。可有急性及反復發作史。局部竇道流膿,時好時發,膿汁時多時少,偶能流出碎死骨塊。病程可持續數年或數十年。X射線照片上顯示骨幹變粗、致密、硬化,髓腔不易看出,偶見小空洞及小死骨。局限性骨髓炎多由毒力較低的細菌所致,常侵犯兒童長骨的幹骺端,尤以脛骨下端常見,偶而發生局部疼痛及輕微腫脹,休息後即可消退。

  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局部穿刺可有膿液,細菌培養可為陽性,並可借此鑒別菌種。血培養陽性率較高。X射線照片可見骨質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治療 急性骨髓炎,在進行一般性的全身治療(包括休息、輸血、輸液、增強營養、大劑量抗生素)後,一般可以得到控制,治療無效,則可局部切開病骨,鉆孔減壓,若膿液侵入髓腔或已有死骨,則可切開皮質骨排膿並清除死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療比較困難,因為硬化的骨質缺乏血運,細菌窩藏於硬化骨灶內,藥物難以到達,故抗生素收效甚微。對慢性骨髓炎的治療方法較多,以清除病灶為主,輔以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