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現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後者表現為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本類疾病發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兒、老人、營養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發病較多。不少呼吸道傳染病如麻疹、風疹等可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應註意鑒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又能成為一些傳染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等的合併癥。

  引起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常見的有鼻病毒、流感病毒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呼腸病毒、腸道病毒中的庫克薩基病毒和ECHO病毒等。傳染源是病人和帶病毒者,由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病後僅對同種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因病毒類型較多,故同一患者可多次發病。發病誘因是受涼、淋雨和勞累等。此時全身或呼吸道局部抵抗力減低,原來存在於呼吸道粘膜上的病毒或外來病毒侵入呼吸道引起炎癥。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主要有以下表現:①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即普通感冒。表現為鼻堵、流鼻涕、打噴嚏、咽幹、咽痛、低熱、頭痛和全身不適等。②急性喉-氣管炎。表現聲音嘶啞、咳嗽等。③支氣管炎和細支氣管炎。表現發熱、咳嗽、咯痰、氣喘。細支氣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一般發生在嬰幼兒,表現咳嗽、哮喘,嚴重者可出現紫紺。④肺炎。主要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現發熱、咳嗽、氣促、鼻扇,重者可出現口唇及指甲青紫,胸透可見肺部陰影。

  治療以對癥和支持療法為主,註意休息,多飲水,發熱頭痛者可用解熱鎮痛藥。有繼發細菌感染者應用抗生素。無繼發細菌感染者不應濫用抗生素,以免產生藥物毒性及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也可用中醫中藥治療。預防措施為對病人進行呼吸道隔離,註意居室通風,多戴口罩,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提高禦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