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國時期軍事傢、政治傢。字仲達,河內溫縣(今屬河南)人。出身士族。23歲入仕,後任軍司馬。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向曹操獻計,誘使東吳出兵襲取江陵(今屬湖北),解襄陽、樊城(今屬湖北)之圍。曹丕稱帝後,升為丞相長史、撫軍大將軍。魏太和元年(227)十二月,受命平新城太守孟達的反叛,率軍出宛縣(今河南南陽),八天疾進千餘裏,克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斬孟達。五年至青龍二年(234),統兵抗蜀,據險堅守,以逸待勞,使諸葛亮虛耗國力,師勞功微。不久升太尉尉。景初二年(238),率軍4萬進攻叛魏的遼東太守公孫淵,先出疑兵於遼隧(今遼寧鞍山西)南牽制其主力,自率軍突然北向,搶渡遼水,進圍公孫淵於襄平(今遼寧遼陽),待其糧盡兵疲,一舉克城,斬公孫淵父子,遼東四郡遂定。嘉平元年(249)正月,司馬懿謀殺與其共輔曹芳的大將軍曹爽,獨攬朝政。三年,擊敗對抗司馬氏的太尉王凌,奠定瞭以晉代魏的基礎。不久病逝於洛陽,後追尊為宣帝。司馬懿智勇兼備,其用兵有“兵動若神,謀無再計”(《晉書·宣帝》)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