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水面起飛和降落的海軍飛機。主要用於海上巡邏、反潛、救護和佈雷。按結構分為船身式、浮筒式、水橇式。有的能水陸兩用。它憑藉船形機身或浮筒能在水面漂浮。機翼都採用上單翼,以減少噴濺水流對發動機、螺旋槳、外掛武器和襟翼的影響。機上裝有水舵、機輪和錨泊設備。並裝有航炮,攜載炸彈、導彈和水中武器。1910年,法國人H.法佈林和旅美華僑譚根先後製成水上飛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主要參戰國的海軍使用水上飛機遂行轟炸、巡邏等任務,其種類和數量很多,有的水上飛機的載重量和和航程超過瞭陸上飛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2式大艇”水上飛機參加瞭襲擊珍珠港;搭載在潛艇上的日本小型水上飛機,曾於1943年9月兩次襲擊美國大陸。水上飛機受外形等方面的限制,其發展速度落後於陸上飛機和艦載機。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上軍用水上飛機的總數不足1000架。但由於它具有獨特的海上活動能力,仍受到一些國傢的重視,70年代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的US-1水上飛機仍在服役。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瞭新型水上飛機,性能良好,8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參見彩圖)

中國新型水上飛機

日本海上自衛隊US-1水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