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5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海南島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基地。1926年,中國共產黨在海南島開展瞭群眾工作,組織瞭農民武裝。1927年9月,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共廣東省委指示,將瓊山、文昌、澄邁、陵水等縣的農民武裝統一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在楊善集和王文明、馮平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1928年夏瓊崖蘇維埃政府成立,王文明任主席。蘇維埃政府領導軍民經過艱苦鬥爭,至1930年春,建立瞭陽江、母瑞山、六連嶺、羊山等根據地。1932年秋,國民黨黨軍發動進攻,紅軍和根據地遭受嚴重損失。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帶領剩下的一部分人員在母瑞山長期堅持鬥爭。抗日戰爭開始後,瓊崖特委同國民黨當局談判達成協議,於1938年12月將瓊崖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廣東省第14統率區民眾抗日自衛團獨立隊。次年2月,日軍侵入海南島,瓊崖特委領導全島軍民開展獨立自主的抗日遊擊戰爭,開辟瞭美合、瓊文等根據地。1941年11月成立以馮白駒為主席的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戰爭勝利時,獨立隊發展成7000人的瓊崖人民抗日遊擊隊獨立縱隊,民兵近萬人;根據地擴展到全島1/2的地區,人口100萬以上。解放戰爭初期,成立瞭瓊崖民主政府。根據地軍民粉碎瞭國民黨軍的多次“清剿”。通過深入發動群眾,開展武裝鬥爭,於1947年建成瞭白沙、保亭、樂東三縣在內的五指山中心根據地。1948年秋至1949年夏,瓊崖縱隊對國民黨軍發動3次攻勢,解放瞭全島大部山區和農村,部隊發展為1.5萬人,民兵8萬餘人。瓊崖革命根據地對支持長期武裝鬥爭和1950年解放海南島起瞭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