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偉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14年11月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秦羅莊。1927年11月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四方面軍總部手槍營連長、少共國際團連長。參加鄂豫皖皖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1933年起,任四川省紅江縣指揮部指揮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警衛團團長、第31軍第274團團長。參加川陜蘇區反“圍攻”鬥爭。1935年參加長征,曾任補充師師長。1936年任第四方面軍總部第4局參謀,隨部西渡黃河作戰。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遊擊支隊司令員,與政治委員賴際發率部在正太路南開辟抗日根據地。1939年5月起,任晉冀豫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謀處處長,新編第11旅副旅長。參加磁武涉林戰役和百團大戰。1941年3月起任太行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曾兼任中共地委書記。指揮所部參加太行區1942年夏季反“掃蕩”和1944年、1945年攻勢作戰。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太行軍區司令員。邯鄲戰役前,率部連克贊皇、內邱、臨城、沙河、邢臺等城鎮。1947年8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率部南渡黃河,參與開辟豫西解放區。後參加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和洛陽、鄭州、淮海等戰役。1949年3月任第15軍軍長,率所部作為第4兵團先遣軍強渡長江,參加廣東、廣西和滇南戰役。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任軍長。參加第五次戰役,是上甘嶺戰役前線指揮員。1953年回國後,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7年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後任昆明軍區司令員兼中共雲南省委常委、書記處書記。1973年任成都軍區司令員。1975年後任北京軍區第二政治委員、第一政治委員、司令員。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81年曾組織華北某地實兵戰役演習。1988年4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