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為尋殲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維護北平(今北京)西部鐵路交通,調集獨立混成第2、第15旅團及偽軍一部共9000餘人,於1940年3月9日,從涿鹿縣城東南的礬山堡、蔚縣城東北的桃花堡、北平以西的門頭溝等地,分10路向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平西抗日根據地中心齋堂地區合擊。冀熱察挺進軍為粉碎日偽軍“掃蕩”,先以第10團1個營於齋堂東北的山神廟、第9團1個營於齋堂以西的老婆嶺,以連、排為單位,在民兵配合下節節抗擊,消耗、疲憊日偽軍;第10團主力於青白口、第9團主力於張傢傢莊、齊傢莊地區設伏;第7團由淶水縣城西部地區,以3天急行軍進至大龍門地區協同第9團作戰。15日,日偽軍一部由雁翅向齋堂進犯,當其進入青白口西部山谷時,突遭第10團伏擊,被殲100餘人。爾後,第10團以一部兵力阻擊日偽軍西進,主力向西轉移,支援第9團作戰。與此同時,第7團夜襲駐謝傢堡的日偽軍,鉗制其向齋堂會合。同日,日偽軍約1500人,分批由小龍門地區向齋堂進犯,其先頭部隊進入第9團伏擊陣地,當即被殲200餘人,日偽軍調兵增援,第9團則主動轉移。17日,日軍輜重隊60餘人由老婆嶺地區東進,又被第9團誘至杜傢莊西山全殲。駐孔澗地區的日偽軍分4路出動到杜傢莊地區收屍,22日夜在雙塘澗地區遭第7團襲擊,被殲100餘人。日偽軍連遭重創,23日全線撤退。這次反“掃蕩”,八路軍作戰30餘次,殲日偽軍800餘人,擊落日軍飛機一架,保衛瞭平西抗日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