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中國和朝鮮兩國聯軍在平壤圍殲日軍的攻堅戰。萬曆二十年,日本太政大臣豐臣秀吉發兵進攻朝鮮,侵佔平壤。明廷應朝鮮國王李昖的請求,命李如松為提督,率兵4萬餘援朝抗日。次年一月初六,中、朝聯軍5萬餘進圍平壤。日將小西行長率軍2.4萬餘憑堅據守。李如松採用三面圍攻、東面設伏的作戰部署,令遊擊吳惟忠率部佯攻城北牡丹峰,副將祖承訓率部喬裝朝軍偕同朝軍李鎰部助攻城南含球門,副將楊元、李如柏率部主攻城西門。初八拂曉,聯軍攻城。祖承訓部卸裝露明軍衣衣甲,日軍大驚,急速調兵堵截。楊元、李如柏乘機攻入西門。激戰至中午,三面城破,小西行長率殘部連夜過大同江東逃,沿途又遭聯軍伏兵擊殺。此戰,斃日軍萬餘,迫使日軍退縮東南沿海一隅,從而扭轉瞭朝鮮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