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

  中國現代軍事傢。愛國人士,原國民黨政府代總統,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字德鄰,廣西臨桂人。早年就讀於廣西陸軍小學堂、廣西陸軍速成學校。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3年任廣西將校講習所教官。1916年投桂軍,先後參加護國戰戰爭、護法戰爭,因戰功由排長遞升營長。1922年自任廣西自治軍第2路總司令,後改所部為定桂軍。1923年至1925年在孫中山領導的大元帥府支持下,聯合黃紹竑、白崇禧之討賊軍,組成定桂討賊聯軍,李任總指揮,先後消滅瞭舊桂系軍閥陸榮廷、沈鴻英部,擊退入桂雲南軍閥唐繼堯部,統一瞭廣西,成為新桂系首領。1926年李、黃、白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李任軍長,指揮所部參加北伐戰爭,轉戰湘、鄂、贛、皖、蘇等省。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歷任南京國民黨政府第3路軍總指揮、西征軍總指揮、第4集團軍總司令等職。1929年蔣桂戰爭中桂軍敗北,李出走香港,旋返桂。翌年出兵湖南策應馮玉祥、閻錫山反蔣作戰,受挫撤回廣西。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第5戰區司令長官、漢中行營主任,指揮徐州會戰諸役。在臺兒莊會戰中,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日軍萬餘人,鼓舞瞭全國軍民的抗戰熱忱。1945年抗戰勝利後任北平行轅主任、國民黨政府副總統,追隨蔣介石打內戰。1949年1月蔣“引退”後任代總統,4月派代表團到北平(今北京)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平談判,由於國民黨反動派一再策劃“劃江而治”的陰謀,導致和談破裂。李於大陸解放前夕去美國。1955年提出反對“臺灣托管”和“臺灣獨立”,主張國共再度和談,中國問題由中國人自己解決。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安排下,毅然回歸祖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1969年1月30日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