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面中間站轉發超短波或微波視距信號,進行遠距離多路無線電通信的整套設備。通常由多工設備、數據機、射頻收發信機、天線、電源及其他輔助設備等組成。按工作波段,可分為超短波和微波接力機。按運載方式和使用條件,可分為背負式、車載式和固定式接力機。

  一條接力通信線路由終端站、中間站和分轉站組成。終端站的接力機設備齊全。僅起轉發作用的中間站通常採用中頻轉發方式,其主要設備是射頻收發信機。分轉站除射頻收發信機外,還有與終端端站作用相同的多路復用設備和調制解調器,以分出和插入若幹路信號。

  接力機的發射功率通常為數十毫瓦到數十瓦。定向天線的增益視頻段和型式而異,從數分貝到數十分貝。站間的通信距離,由工作頻率、發射功率、收發天線的高度和增益、收信機的靈敏度決定。但一般隻限於收發天線之間的視距范圍以內。傳輸的信息可為話音、電報、傳真、數據和電視圖像等。通信容量可從數個話路直至數千話路。調制制度:傳輸模擬信號一般采用頻率調制;傳輸數字信號一般采用移頻鍵控或移相鍵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接力機就用於軍事通信。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50年開始使用接力機。隨後陸續研制和裝備瞭各種類型的模擬式和數字式接力機。接力機現正朝著集成化、數字化、系列化、監控管理自動化和低功耗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