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秋時期,宋、楚爭霸中在泓水的作戰。周襄王十四年(一說十五年,西元前638)夏,宋襄公率軍進攻臣服於楚的鄭國,楚成王發兵攻宋以救鄭。宋襄公聞訊回師,於十一月初一與楚軍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當時,宋軍已先在泓水北岸佈好陣勢,處於對楚軍半渡而擊的有利態勢。但宋襄公拘守“不鼓不成列”、“不以阻隘”(《左傳·僖公二十二年》)的陳舊觀念,在楚軍渡河之際及渡河後尚未列陣之時,兩次拒絕司馬公孫固乘機出擊的正確意見,直待楚軍從容佈好陣勢後才下令攻擊,以致大敗,襄公公重傷,不久死去,宋國由此失去瞭爭霸的實力。此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因思想保守而招致失利的典型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