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宋紹興元年(金天會九年,1131),宋將吳玠為保衛四川,在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抗擊金軍的一次要隘防禦戰。建炎四年(1130),金軍進攻江南受挫,遂轉為東守西攻,企圖由陝入川,迂回南宋。九月,宋金在富平(今陝西富平北)展開激戰,宋軍大敗,金軍進逼四川。吳玠率兵數千,退守控扼蜀道的要隘和尚原,在附近的民眾支援下,決心憑險據守。紹興元年三月,金將沒立首攻受挫,五月,又與烏魯、折合二將分兵並進,企圖夾擊和尚原。初八,烏魯、折合率軍先至和尚原北,吳玠針對金金軍騎兵的特點,堅陣固壘,以避其鋒,待其進入路狹多石的山谷下馬步行時,揮兵奮戰,金軍敗退。三日後,沒立攻箭筈關(今陜西千陽南),企圖南下接應烏魯、折合,被吳玠分兵擊退。十月初九,金帥完顏宗弼集兵數萬,自寶雞連營30裡,企圖一舉打開入川關口。宋軍依托險隘堅壘,以勁弓強弩輪番發射,打退金軍多次猛攻,又以精兵夜襲金營,斷其糧道,並在其退路設伏。經過三日激戰,金軍兵疲糧匱而退,遭宋軍伏擊大潰,宗弼身中兩箭,將士死傷甚眾,被俘千餘人。此戰,是宋金戰爭以來宋軍獲得的首次大捷,鼓舞瞭南宋軍民抗金鬥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