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朝將領。高麗人。驍勇善騎射。自幼隨父入唐,年二十餘授將軍。唐開元末為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吐蕃佔領小勃律(在今喀什米爾北部),作為進擊龜茲(今新疆庫車)、焉耆、於闐、疏勒等安西四鎮的通道。唐三次出兵不捷,遂於天寶六年(747),命他為行營節度使,領萬騎出擊。他率軍行百餘日,越蔥嶺,登坦駒嶺(今興都庫什山東端),直下險峻山坡40餘裏,智取小勃律。隨後任安西四鎮節度使。九年,攻石國(今蘇聯塔什幹一帶),先同其約和,後又突然襲擊,俘其國王及部眾,搶掠掠珠寶、良馬,引起附近諸國怨憤。次年,石國王子引大食(指阿拉伯帝國)兵來攻,高仙芝領兵3萬出擊,敗於怛羅斯城(今蘇聯江佈爾),返回龜茲。後入朝,授開府儀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將軍。安史之亂初,他以副元帥領軍東討,因前線失利退守潼關,遭監軍宦官邊令誠陷害,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