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面對空中目標射擊的火炮。它炮身長,初速大,射界大,射速快,射擊精度高,多數配有火控系統,能自動跟蹤和瞄準目標。高射炮也可用於對地面或水上目標射擊。

  高射炮的原理和構造與一般火炮基本相同。它裝有半自動或全自動炮閂,有機械化或自動化裝填機構,可連續地自動地裝填和發射;大多裝有隨動裝置,能自動瞄準和追隨目標。大、中口徑高射炮還裝有引信測合機,自動裝定引信分劃。小口徑高射炮一般裝有自動瞄準具,能不斷地計算射擊諸元。牽引式高射射炮通常采用十字形或三角形炮床,使火炮具有360°方向射界。

  高射炮按運動方式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按口徑分為小口徑、中口徑和大口徑高射炮。口徑小於60毫米的為小口徑高射炮,60~100毫米的為中口徑高射炮,超過100毫米的為大口徑高射炮。小口徑高射炮有的彈丸配用觸發引信,靠直接命中毀傷目標;有的配用近炸引信,靠彈丸破片毀傷目標。大、中口徑高射炮的彈丸配用時間引信和近炸引信,靠彈丸破片毀傷目標。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和法國出現瞭高射炮。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國主要裝備有75毫米、76.2毫米和105毫米高射炮,同時還出現瞭自行高射炮。這一時期,高射炮炮彈的初速為600~760米/秒,發射速度為15~150發/分,最大射高為6000~8000米,炮上裝有簡易的瞄準裝置,並編制瞭射表,裝鎮和發射由人工操作。20世紀30年代,軍用飛機性能有瞭明顯提高,高射炮也得到較大改進。小口徑高射炮配有自動瞄準具,瞄準速度快,發射速度高,操作靈活,初速為800~900米/秒,發射速度為150~400發/分,最大射高達6000米。中口徑高射炮配用高炮射擊指揮儀,炮上裝有手搖對針瞄準系統,並采用半自動炮閂、引信測合機和裝填機構,初速達880米/秒,發射速度20~25發/分,最大射高為10000~13000米。

幾種高射炮性能簡表

聯邦德國“獵豹”雙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隨著飛機飛行高度的提高,出現瞭120毫米和128毫米等大口徑高射炮。炮瞄雷達和火炮隨動裝置相繼出現,近炸引信的使用,使射擊精度和毀傷概率進一步提高。

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60年代以來,有些國傢用地空導彈逐步取代瞭大、中口徑高射炮。但由於地空導彈在低空存在射擊死區,小口徑高射炮仍然獲得發展。其初速達1200米/秒,發射速度300~1000發/分;炮上裝有初速測定儀和炮架自動調平裝置,提高瞭射擊精度;采用多管聯裝,提高瞭發射速度,增大瞭火力密度。還出現瞭炮瞄雷達、光電跟蹤和測距裝置、火控計算機與火炮結合為一體的自行高射炮系統,提高瞭機動性和射擊效果,改善瞭防護性能,並裝有穩定器以提高行進間射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