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投降後成立的親德傀儡政府,因政府設在維希而得名。1940年6月22日法國同德國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後,H.P.貝當將其政府遷至法國中部小城維希,7月10日脅迫國民議會通過廢黜第三共和國、成立“法蘭西國傢”的法令。貝當出任國傢元首,標榜“勞動、傢庭、祖國”,進行“民族革命”。維希政府先後由P.賴伐爾、P.-É.弗朗丹、J.-L.-X.-F.達爾朗執政。在約占法國1/3領土的統治區內設立特別部和特別法庭,鎮壓一切愛國運動,取消選舉、言言論和出版自由。取締工會,模仿建立B.A.A.墨索裡尼的總體國傢,實行法西斯專政。對外完全投靠納粹德國,和西班牙F.佛朗哥保持密切關系,支持A.希特勒在歐洲建立的“新秩序”,派“志願軍”對蘇聯作戰。1942年11月,維希政府將其全部統治區交由德軍占領。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沉重打擊下,貝當與賴伐爾倉惶出逃,維希政府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