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諾芬

  古代希臘著作傢、歷史學傢。生於雅典一個富裕傢庭。哲學傢蘇格拉底的學生。西元前401年參加波斯王子小居魯士招募的希臘雇傭軍。在庫納克薩戰役中,小居魯士兵敗被殺,色諾芬被推舉為領袖。西元前400年,率部萬餘人沿黑海南岸返回希希臘城市特拉佩祖斯。色諾芬反對希臘的民主制度,擁護斯巴達的貴族專制政體。後來投靠斯巴達國王,與雅典為敵,因而被雅典公民大會缺席判處流放,長期寄居斯巴達。公元前365年,雅典與斯巴達結盟反對底比斯,因而解除瞭對色諾芬的放逐令。晚年移居科林斯。

  色諾芬著述豐富。《希臘史》敘述公元前411~前362年的歷史事件;《長征記》(亦譯《遠征記》)敘述希臘雇傭軍幫助小居魯士爭奪王位及小居魯士陣亡後雇傭軍返回希臘的歷程;《斯巴達的政治制度》、《經濟論》、《論雅典的收入》、《居魯士的教育》等,提供瞭公元前5和前4世紀社會各方面的重要資料。《蘇格拉底的答辯》、《會飲篇》、《回憶蘇格拉底》三部著作,為蘇格拉底申辯。其著作文字簡明流暢,《長征記》常被用作學習古希臘文的教材。作品往往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有意渲染或回避一些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