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古稱“大和”。古代中國稱日本為“倭”。7世紀後半期起以“日本”為國號,19世紀末葉起稱“大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用現稱。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弧形列島,由九州、四國、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島及數以千計的小島組成。東和西南瀕太平洋,西和北臨中國東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與中國、朝鮮、蘇聯僅一水之隔。總面積37萬餘平方公裡。人口12055萬(1985),基本居民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通用日語,首都東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紀末) 石器時代 日本舊石器時代,亦稱“無陶器時代”或“先陶器時代”。其上限無確考,據推測,距今約20~30萬年前;其下限距今約1萬年前。日本舊石器時代和亞洲大陸舊石器時代是並行的。日本新石器時代文化稱繩紋文化,因陶器有繩紋而得名。其上限距今約9500年或1萬年前(一說4500年前),下限為公元前3~前2世紀。

日本繩紋時代藝術——陶俑

  金石並用時代 繼繩紋時代之後,日本於公元前3~前2世紀進入彌生時代,即金石並用時代。這一時代的文化稱彌生文化,因陶器出土於東京都彌生町(在今東京都文京區)而得名 (見彩圖)。其下限止於公元3世紀。在彌生時代,中國大陸的水稻栽培技術和青銅器、鐵器等金屬文化經由朝鮮傳入日本。

日本彌生時代的壺形陶器

  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時代是母權氏族公社階段,繩紋時代是其繁榮時期。繩紋時代後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計有12~15萬。人們多棲身於被稱作“豎穴”的原始房屋裡,靠狩獵和漁撈為生。社會處於采集經濟階段。狩獵使用弓矢,漁撈則使用魚鉤和網罾。獵場、漁場和主要生產工具為公社成員所共有。所有社會成員權利平等,實行共同生產和平均分配,無貧富貴賤之別。進入彌生時代後,父權氏族公社逐漸取代母權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趨於解體。

  日本人種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庫縣明石市西八木海岸發現人類腰骨化石,後命名為“明石原人”。1950年在栃木縣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愛知縣豐橋市牛川町、1958和1961年在靜岡縣引佐郡三日町相繼發現一些人骨化石。據此推測,洪積世日本列島已有人類存在。關於日本人種和民族的形成,學術界一般推測日本最早的居民經由北亞和南亞兩條路線來到日本列島,經過長期混血,大約在彌生時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語言和風俗習慣的日本民族。

  階級和國傢的產生 彌生時代是日本文明史的開端。由於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出現,特別是青銅器和鐵器等先進生產技術的傳入,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彌生時代中期日本從原始公社制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據中國《漢書》記載,大約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日本列島出現瞭百餘個由村社首長統治的小部落。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漢武帝在朝鮮設置的樂浪郡獻上貢物。後經長期兼並,至公元2~3世紀形成瞭規模較大的30多個部落。據《後漢書》和《三國志》的《魏志·倭人傳》記載,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出現瞭邪馬臺國。邪馬臺國統轄約30個部落,成為部落聯盟的盟主,已有統治機構和貧富、階級差別,是日本奴隸制社會初期粗具規模的國傢。該國女王卑彌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國洛陽,魏明帝封她為“親魏倭王”,授與金印紫綬。其後繼女王臺與(臺與)亦曾遣使向西晉王朝朝貢。

  古墳時代和倭王統治 公元4~7世紀,日本歷史稱古墳時代。因當時統治階級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墳丘形狀多種多樣,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後圓墳,是奴隸主王權的象征。初期最大規模的古墳集中於畿內的大和地方。這種奴隸主王權,日本史稱“大和朝廷”,即“大和國”。其統治者為日本皇室的祖先。從4世紀下半葉到5世紀,古墳分佈的地區逐漸擴大,這表明大和國傢從東到西逐步實現國土的統一。大和國傢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稱的奴隸制國傢。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統治機構。自4世紀後半期起,大和國傢為掠奪奴隸和財富,開始向朝鮮南部進行擴張。6世紀後半期起,由於父權傢長制傢族的發展,大和國傢的統治階級和人民之間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趨尖銳。加之,對朝鮮半島侵略失利,奴隸主王權面臨危機。推古女帝的攝政聖德太子於7世紀初制定“冠位”十二階和《十七條憲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為推古朝改革。對外,日本積極同中國開展外交,先後派遣隋使4次(600、607、608、614),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此時,倭王對外稱號改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確立和律令制社會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後,因帝都在飛鳥地方,故稱飛鳥時代(592~710);710 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後,奈良時代(710~794)開始 (見彩圖);794年(一說784),桓武天皇(781~806在位)遷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鐮倉幕府的400年間,史稱平安時代。在這600年間,日本處於天皇的最高權力統治之下。從630年起的200 多年間,為瞭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後派遣唐使19次,實際到達的有13次。這對日本古代的改革起瞭重大的推動作用。645年日本發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國唐朝的律令制度,實行瞭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完成瞭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業,從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統治機構,世襲氏姓貴族制度被廢除,高度中央集權的奴隸主王權統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確立。律令制的完成,經過半個多世紀。701年制定、次年實施的《大寶律令》將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鞏固下來。大化改新後建立的國傢體制,史稱律令國傢;就社會組織而言,則稱律令制社會。關於大化改新的性質,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中國史學界多認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會變革”。

日本平城京(奈良)遺址

  自8世紀前半期起,由於土地不足,國傢被迫允許私人開墾新田。723年頒行《三世一身法》,規定凡新造溝池開墾的水田,允許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溝池開墾的水田,準給本人一代使用。743年又頒行《墾田永世私有法》,允許墾田永遠歸私人所有。於是真正的私有領地開始出現。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日本莊園制度不斷發展;進入10世紀以後,律令制趨於衰微和蛻變。在社會經濟發生重大變化的基礎上,自9世紀中葉迄11世紀下半葉,外戚藤原氏擅權,被稱為攝關政治的貴族政治體制占統治地位。之後,以太上天皇為代表的皇室勢力伸張,以院政取代攝關政治。與此同時,伴隨莊園成長的新興武士勢力於10世紀登上歷史舞臺。武士勢力的核心是地方莊園領主階層,他們逐步演變成封建的軍事農奴主。號稱“武傢棟梁”的源平兩氏,經過為皇室貴族效力的階段,展開瞭爭奪國傢權力的激烈鬥爭。這一鬥爭持續到12世紀末。

  古代經濟和文化 大約4世紀下半葉起,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不斷來到日本,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促進瞭日本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間,社會經濟有顯著進步。農業已普遍使用鐵制農具,水田耕作的集約程度提高,水利事業發展,耕地面積不斷增加。養蠶受到政府鼓勵,手工業生產也獲得發展。

  與此同時,文化也日臻繁榮。繼4~5世紀漢字和儒傢經典傳入之後,6世紀佛教由百濟傳入日本,從而促進瞭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先後出現瞭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紀末至7世紀上半葉的飛鳥文化,是以寺院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紀下半葉的白鳳文化,則在佛教藝術方面通過中國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響;8世紀的天平文化深受中國唐朝文化的影響,除佛教美術外,還有《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國史的編纂,以及《懷風藻》、《萬葉集》等著名詩集的編撰。平安時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學術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傢思想的影響;同時開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兩套日本表音文字。隨後,創立“國風文化”,出現瞭《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語》等文學傑作。

奈良時代壁畫

  中世紀日本(12世紀末~1868年)  武傢政權的建立和發展 自12世紀末迄16世紀末約400年間,日本社會處於封建制形成和發展的階段。其特點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發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傢政權並存以及朝廷勢力不斷削弱。1192年源賴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鐮倉開創幕府,開武傢政權的先河。1333年,以後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為首的宮廷貴族用武力推翻瞭鐮倉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稱“建武中興”。1336年武士巨頭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開創室町幕府,後醍醐天皇逃至吉野。從此出現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南北朝時代。1392年南北朝議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統一全國。

  大名領國制的確立和人民鬥爭 從鐮倉時代到室町時代,封建制不斷發展,幕府集權統治逐漸走向封建分權割據。南北朝時代莊園制趨於衰落,守護大名領國制形成。1467年(應仁元年)爆發應仁之亂,此後至1568年出現一個長達百年的群雄割據時期,史稱戰國時代。守護大名領國制演變為戰國大名領國制。在大名領國制形成和演變的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加劇,爆發瞭多種形式的鬥爭。其中有農民反對地主壓榨、反對商人高利貸盤剝的“德政暴動”,有各領國內武士為爭奪領地而進行的“國人暴動”;還有農民借宗教信仰而進行的反對領主的“一向宗暴動”。

  鐮倉和室町時代的經濟和文化 鐮倉時代出現水田稻麥兩熟、旱地麥豆兩熟或三熟的種植法。農業技術進步,耕地面積擴大。從中國傳入的茶葉栽培盛行,並開始種植從朝鮮傳來的棉花。手工業和運輸業興旺起來。生產的發展促進瞭商業發達和城市興起,同中國、朝鮮等地的貿易也日益發展。

  文化方面,從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在中國宋元兩朝文化的影響下,出現瞭以武士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興起,禪宗尤為武士所尊崇(見彩圖)。出現瞭以京都、鐮倉的五山禪林為中心的“五山文學”。作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瞭基礎。中國的“朱子學”受到重視。連歌、能樂等文藝形式興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日本武士畫像

  國傢統一和織豐政權 戰國時代末期,在群雄中嶄露頭角的武將織田信長於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國傢開始走向統一。織田信長的繼承者豐臣秀吉於1590年完成國傢統一大業。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建立的統治,是沒有幕府的武傢政權,史稱“織豐政權”。織豐時代亦稱“安土桃山時代”。

  豐臣秀吉在完成國傢統一的過程中,在全國實行“檢地”(1582~1598,史稱“太湍檢地”);頒佈“刀狩令”(1588),收繳農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農民的身份,實行“兵農分離”;為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過“檢地”,豐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國土地,徹底廢除瞭莊園領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領主所有制。原來在莊園制下受層層剝削的小佃農,得以自立為自耕農。豐臣秀吉妄圖征服中國(明朝),為此假道朝鮮,於1592和1597年兩次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都以失敗告終。

  織豐政權時期,日本開始同西方發生接觸,歐洲文化傳入日本。1543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進行貿易。1549年西班牙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到日本傳佈基督教。1582~1590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歐洲派遣瞭使節。

  幕藩統治體制 1603年,德川傢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是為江戶幕府,亦稱“德川幕府”。江戶幕府的統治制度,史稱“幕藩體制”。幕府為集中權力和控制諸侯,除頒行有關法令外,還實行參覲交代制度。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自17世紀30年代起頒行鎖國令,至1853年實行瞭長達兩個多世紀的鎖國政策。

  江戶時代的經濟和文化 江戶時代的社會經濟有很大發展。農業生產方面,農作物品種增多,耕作技術和灌溉設施等都有所進步,人口和耕地面積尤以前期增加較快,商業性農業也有所發展,漁業、鹽業和山林、水產業更加興旺。手工業和農業進一步分離,自江戶中期以後農村工業得以建立。除江戶、大阪、京都等大城市外,稱為“城下町”的封建城鎮佈滿全國。全國政治中心江戶,18世紀初人口約100萬,為當時世界最大城市。幕府努力開發礦山,鑄造全國統一的貨幣;開發水路航運,修築港埠。由於商業繁昌,以商人和手工業者為主的城市居民階層(町人)日益成長。幕府末期,日本開始采用西方近代技術開辦新式軍火工廠和紡織等工業企業。

  江戶時代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町人文化”興起,出現瞭一批以描寫町人生活為主要題材的小說、詩歌、繪畫、版畫和戲曲。中國書籍大量輸入,對儒傢學說、先秦諸子百傢思想以及孫吳兵法等的研究活躍。江戶時代中期出現瞭稱為“國學”(日本學問)的新學術部門,代表人物有荷田春滿、賀茂真淵、本居宣長、平田篤胤等。在自然科學方面,創立瞭“和算”(日本數學);還通過荷蘭書籍學習西方醫學、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以及武器、船舶的制造技術,稱為“蘭學”。在教育方面,各地興辦稱為“寺子屋”(寺塾)的學塾,庶民得以學習讀寫算的知識。自江戶中期起以安藤昌益、高野長英、渡邊華山為代表的一批進步思想傢,著書立說批判封建制和幕府鎖國政策,要求革新,導致1839年幕府迫害蘭學傢的“蠻社獄”。

  封建社會的解體 江戶時代,由於商品貨幣經濟關系的發展,作為幕藩統治基礎的封建自給自足經濟漸趨瓦解。幕末,在農業經營方面發生雇傭勞動關系;批發行支配的農村傢庭手工業愈益發展,逐漸出現一些手工工場。這表明,資本主義在日本開始萌芽。與此相適應,出現瞭介於封建領主和農民之間的新剝削階層-“豪農”(地主富農)和“豪商”(商業高利貸主)。同時,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日益激化,1637年爆發瞭農民和天主教徒反對封建壓迫和宗教迫害的島原起義,1837年又發生瞭城市平民參加的大鹽平八郎起義。19世紀40年代以後,以農民起義和城市貧民搗毀運動為主要形式的反封建鬥爭愈演愈烈,給幕藩統治以沉重打擊。幕府在鎮壓人民鬥爭的同時,自18世紀前期起迄19世紀40年代初,先後實行享保改革、寬政改革和天保改革。但是,這些改革都不能挽救幕府的統治危機。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頻頻叩關,民族危機加深,幕藩統治體制搖搖欲墜,封建社會加速解體。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M.C.佩裡率艦隊駛抵日本,以武力要挾日本開國(見彩圖)。次年美國迫使德川幕府簽訂《日美和好條約》(《神奈川條約》)。1858年日本又被迫與美國、荷蘭、俄國、英國和法國分別簽訂瞭通商條約,總稱“《安政條約》”,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宣告破產。西方列強強加給日本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日本的法權和關稅自主權橫遭剝奪,面臨嚴重的半殖民地危機。

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M.C.佩裡率部在浦賀港登陸(1853年7月)

日本農民起義(18世紀)

  近現代日本(1868~ ) 政權和近代天皇制的確立 日本“開國”後,隨著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激化,以下級武士改革派為中心掀起尊王攘夷運動,不久發展為轟轟烈烈的倒幕維新運動。1868年倒幕維新派發動政變,推翻瞭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為首的維新政府,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重大歷史轉折點。

  明治政府在“戊辰戰爭”(1868~1869)中取勝後,在“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三大口號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圖徹底廢除幕藩封建割據體制,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傢。同時提倡向西方國傢學習,發展資本主義,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半殖民地危機,以把國傢建成一個獨立自主的近代資產階級國傢。19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發生瞭反對專制政治、爭取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在群眾鬥爭的壓力下,明治政權向君主立憲政體演變。1885年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1889年頒佈《明治憲法》(1890年實施)。1890年開設國會。日本式的君主立憲體制-近代天皇制從此確立。近代天皇制實質是地主資產階級專政,屬資產階級政權范疇。

  日本資本主義的形成 19世紀70年代,明治政府在接收幕藩經營的工礦企業的基礎上實行“殖產興業”,積極引進西方近代技術和設備,興辦以軍工為主的國營企業,發展交通運輸和通信部門,建立起統一的近代金融貨幣制度和股份公司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鋪平瞭道路。80年代初,政府將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擁有特權的資本傢(“政商”)。這些資本傢遂成為日本財閥的前身。在國傢積極扶植下,私人資本迅速發展。自80年代中期起,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熱潮。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從制絲、棉紡等輕工業部門到鋼鐵、機械、造船、電力等重工業部門完成瞭產業革命。在產業革命過程中產生瞭近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日本資本主義遂告形成。

  大陸政策和軍國主義路線 由於明治維新這一資產階級改革運動的不徹底性,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保留瞭較多的封建殘餘,從而為日本近代軍國主義的產生創造瞭條件。在明治政府中掌握實權的資產階級改革派,繼承封建時代武士道的衣缽,在爭取實現“富國強兵”、擺脫半殖民地危機的過程中,采取瞭“失之西方、取之東方”的方針。他們對西方列強屈從妥協,對亞洲鄰國則實行侵略擴張。在近代天皇制確立的同時,明治政府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並制定瞭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大陸政策”和軍國主義路線。早在19世紀70年代日本就曾借故入侵中國臺灣和朝鮮。1894年,英國出於對抗俄國的戰略需要,帶頭修改對日本的不平等條約,到1911年,多年懸而未決的修改條約問題獲得完全解決。1894~1895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日本戰勝,從中國索取巨額賠款,並割取臺灣及澎湖列島等地。1900年,日本又參加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戰爭後,經過10年擴軍備戰,日本發動瞭以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為目的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割占庫頁島南部,並攫取瞭沙俄在中國東北的一切殖民特權。從而為日本霸占朝鮮和在中國東北實行殖民擴張打下瞭基礎。

  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 20世紀初葉,日本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開始進入帝國主義時期。日俄戰爭後,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財閥壟斷資本逐步形成,日本經濟被置於金融寡頭的壟斷統治之下。與此同時,軍人勢力煊赫,軍閥獲得軍令制定權,成立瞭議會和內閣不得介入的“國中之國”-軍部,軍國主義統治體制進一步鞏固。對外,在加緊向中國東北滲透的同時,悍然吞並朝鮮(1910)。從此日本躋身於國際帝國主義強國之列。

  1912年明治天皇死,大正天皇即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帝國主義自相火並無暇東顧之機,極力擴大對華侵略。1915年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妄圖鯨吞整個中國。日本向西方國傢提供軍需物資,大發橫財,成瞭暴發戶。在戰爭的刺激下,日本工業飛躍發展,生產力比戰前增加4倍以上,鋼鐵、造船、機械、電力、化學等重工業部門產量均翻幾番。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壟斷資本空前膨脹,由負債累累的債務國一躍而變為大債權國。

  日本帝國主義的重重危機 隨著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不斷激化,工人運動、農民運動(見日本工人運動、日本農民運動)以及各種爭取自由民主、維護人民權利的社會運動此伏彼起,日本帝國主義面臨重重危機。繼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早期社會主義運動之後,1913年爆發瞭第一次擁護憲政運動。這一運動與人民群眾反對藩閥和軍閥專制、要求實現民主改革的鬥爭匯合在一起,形成瞭稱為“大正民主”的運動和思潮。1918年,又爆發瞭震撼全國的米騷動。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1922年日本共產黨誕生。繼之,一些進步組織紛紛成立,日本無產階級和人民的鬥爭不斷發展。日本統治當局則頒行《治安維持法》(1925),設立“特高”秘密警察,瘋狂鎮壓共產黨和工農運動。1926年大正天皇死,昭和天皇(裕仁)即位。日本繼1920年經濟危機和1923年關東大地震引起的經濟危機之後,1927年又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為擺脫內外危機,1927年日本出兵侵入中國山東省,公然幹涉中國革命。同年,田中義一內閣召開東方會議,制定瞭侵略中國的戰略方針。

日本社會主義星期三講習會(1907)

  侵略戰爭和日本軍國主義的敗亡 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席卷日本,日本帝國主義鋌而走險。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次年,制造偽滿傀儡政權,開始瞭在中國東北的長期殖民統治。在國內,法西斯勢力為奪取國傢權力而躍躍欲試,右翼團體和軍閥緊密勾結,鼓吹“昭和維新”,推進國傢法西斯化。1936年法西斯軍官發動“二二六”武裝政變失敗後,軍部法西斯獨裁確立,進一步加緊實行侵略擴張。同年11月,日本和德國簽訂《反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見彩圖)。同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日法西斯軸心開始形成。1939年9月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歐戰爆發。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與美英交戰。

日本飛機轟炸後的上海(1937)

  為進行侵略戰爭,加強軍國主義法西斯統治,日本政府於1937年掀起“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1938年頒行《國傢總動員法》。通過各種立法,大搞戰時統制經濟,從而確立瞭戰時國傢壟斷資本主義。1940年近衛文麿發動“新體制運動”,解散一切政黨,成立法西斯政治組織“大政翼贊會”。同時,大力推行軍國主義法西斯教育。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制造瞭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等血腥事件,對中國人民犯下瞭累累罪行。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堅決反抗和世界輿論的譴責。日本人民中也出現厭戰情緒和反戰活動。由於日本對外戰爭的非正義性,加之日本資源貧乏,不勝長期戰爭的消耗,終難逃脫失敗下場。在中國人民、亞洲其他各國人民以及美國、蘇聯等世界反法西斯盟國人民合力抗擊之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佈無條件投降。橫行一時的日本軍國主義歸於敗亡,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戰犯遭到歷史的懲罰(見東京審判)。

  美國占領和戰後改革 日本投降後,美軍進駐日本,實行占領(見美國占領日本)。1946年反法西斯盟國在華盛頓設立遠東委員會,在東京設立盟國對日理事會。名義上雖有英、蘇、中、荷及其他國傢參加占領機構,實際上是由美國決策並實行單獨占領。1951年9月,在美國操縱下片面簽訂瞭《舊金山對日和約》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1952年4月兩條約生效後,美國占領結束。

  美軍占領初期,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國人民和日本人民的要求下,占領當局主持實行瞭一系列改革(見日本戰後改革)。改革涉及社會生活的廣泛領域,從解除軍國主義統治體制、廢除明治憲法、頒行新的和平憲法、解散財閥、實行農地改革,直到改革教育制度、扶助工會和婦女解放等。占領後期,美國為發動侵略朝鮮戰爭,企圖重新武裝日本。但已實施的改革大多較有成效,為戰後日本走上非軍國主義化與和平民主道路奠定瞭基礎。

  戰後國民經濟的恢復和高速發展 自戰爭結束迄50年代中期,是日本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由於戰爭的嚴重破壞,日本戰敗時經濟已瀕於全面崩潰。工農業生產分別下降到“七七事變”前的約1/3和2/3。由於政府采取切實的經濟對策以及來自美國的種種援助,1950年工礦業生產指數基本恢復到戰前(1934~1936年為基準)水平,1955年超過戰前水平的一半多。1954~1955年,日本壟斷財團重建和改組初步完成,戰後國傢壟斷資本主義體制得以確立。自50年代中期迄70年代初,是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在不足20年的時間裡,日本經濟持續增長速度在資本主義世界首屈一指,1968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在實現重工業、化學工業化的同時,農業也實現瞭現代化。

  戰後政治體制的演變 從頒行新憲法起,日本的政治體制發生瞭重大變化,天皇神化的迷信被徹底破除,專制獨裁的近代天皇制變成象征性天皇制。資產階級議會政治得以實現,資產階級民主有所發展。戰後政黨運動顯著活躍,政黨紛紛成立。1955年10月,日本社會黨左右兩翼實現統一。同年11月,自由黨和日本民主黨合並成立自由民主黨。自由民主黨是戰後壟斷財團利益的集中代表,從50年代中期起,形成該黨長期一黨執政的政治局面(見日本自由民主黨)。日本共產黨戰後重建,取得合法地位。民主社會黨(1970年改稱民社黨)和公明黨先後於1960和1964年成立。1976年一批脫離自由民主黨的國會議員成立新自由俱樂部,1978年一批脫離社會黨的人士和其他政治活動傢一起組成社會民主聯合。在自由民主黨一黨執政的情況下,政黨體制逐漸向多黨制轉化,對日本政局的發展有著微妙的影響。

  戰後社會和文化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也獲得空前的進步。經過教育改革,義務教育由6年改為9年。大學、高中等各類學校發展很快,70年代末高中已達到準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大專學校發展的基礎上,全國已形成一個擁有三、四十萬名專傢學者的科研工作網,日本成為馳名世界的高學歷、高文化水平的國傢。同時,日本政府大力振興科學技術,提出“技術立國”的方針,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瞭顯著成果。

  在經濟和文化發達的基礎上,戰後日本社會結構和階級關系也出現一些新的變化:農地改革後地主階級被消滅,壟斷資產階級獨占政治經濟上的統治地位,工人階級中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較高的階層有所擴大。由於兼業農戶占很大比重,農民日益工人化。隨著高度工業化的實現,產業結構發生新的變化,農民在就業人口中所占比重甚小;而“第三產業”的服務性行業的職工占就業人口的大多數。此外,一大批有高級技術和組織才能的知識分子參加企業管理,形成一個高級腦力勞動者階層。由於城市化的高度發展,包括企業職工和自由職業者在內的新市民階層興起,在政治上發言權也日益擴大。

  戰後日本資本主義高度現代化的實現,是日本人民為保衛民主權利而鬥爭和在低工資條件下辛勤勞動的結果。這種高度現代化的日本社會,由於其本身資本主義制度所決定以及歐美國傢的影響,種種弊端和社會病態叢生。經濟的高速增長還帶來公害和能源困難等尖銳問題。自70年代初轉入經濟低速增長後,不斷發生蕭條和各種矛盾。在政治上,“金權政治”當道,積弊難除。近年來,一小撮軍國主義餘孽也在伺機蠢動。

  對外關系 戰後,日本在外交上長期采取“對美一邊倒”的政策。1956年10月和蘇聯簽訂恢復邦交的共同宣言。同年12月加入聯合國,重返國際政治舞臺。自60年代末期,日本外交政策逐步發生變化,在以日美關系為“基軸”的同時,積極開展“多邊自主”外交。1972年9月,中日兩國實現邦交正常化(見彩圖)。1978年又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往與合作日益增強。另一方面,日本和蘇聯之間存在北方領土問題。在國際經濟競爭日益激化的形勢下,日本與歐美等國的摩擦也不斷深化。

毛澤東和周恩來會見田中角榮(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