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歷史學傢。1897年生於奧德薩。1917年畢業於奧德薩大學。1919年加入俄國共產黨(佈爾什維克)。1919~1922年在烏克蘭負責黨的工作。1925年畢業於紅色教授學院歷史科。後任國立莫斯科大學和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教授。1940年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科學院院士。1944年為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她是俄羅斯共和國和哈薩克共和國功勳科學傢。1946年因參加寫作《世界外交史》獲蘇聯國傢獎。1952年在蘇共第19次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曾獲列寧勳章和勞動紅旗勳章章。1953年為蘇聯科學院院士,同年任《歷史問題》雜志總編輯。畢生寫有200餘種學術著作,取得一定成績。她主編《19世紀俄國工人運動文獻匯編》(1950~1952),共6冊,該書各卷首附有長篇論文。該文除對19世紀農奴制度下的俄國工人騷動及19世紀後半期工人運動的主要文件進行扼要介紹外,還對俄國工人運動的發生、發展過程等問題作瞭概述,對研究俄國和世界工人運動有重要價值。

  她在晚年致力於蘇聯通史的研究工作。20世紀40年代後期至50年代前期,她主編的《蘇聯通史》及此書的幾種修訂本先後出版。其中1955年版本為最後修訂本,共3卷。該書集1917年十月革命後三、四十年間的史學研究成果,在史學觀點、歷史分期、資料使用等方面都有突破和貢獻。全書從遠古時期敘述到И.В.斯大林逝世為止。第1卷從遠古敘述到17世紀。第2卷介紹18、19世紀俄國史。第3卷從20世紀之始寫到1953年。該書反映瞭當時蘇聯史學界的觀點和水平。在談到十月革命及其以後的歷史時,著重闡明В.И.列寧的革命思想,強調列寧及同時代革命活動傢的作用。此書在一定程度上抨擊瞭沙皇俄國的侵略擴張活動,但仍殘存一些民族沙文主義觀點。在介紹蘇聯黨的活動時,在不少地方誇大瞭斯大林的個人歷史作用和歪曲瞭黨內鬥爭。50年代初,曾有幾種中文版本在中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