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世紀統治印度孟加拉和比哈爾邦的王朝。首都華氏城。西元750年,哥帕拉創立帕拉王朝,結束孟加拉地區逾百年的混亂局面。他在那爛陀建築一所寺院,還創立瞭許多宗教學校。770年,其子達爾瑪帕拉即位,在位期間曾征服曲女城。在同普拉蒂哈拉人和拉喜特拉庫塔人爭奪北印度統治權的過程中,孟加拉和比哈爾邦地區一直處於帕拉王朝的直接統治下。帕拉王朝的權力曾一度擴展到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德瓦帕拉在位期間(810~850),是該王朝的鼎盛時期。其疆域東起阿薩姆,西界喀什米爾,南南臨文迪耶山,北至喜馬拉雅山南麓。此間,首都遷往蒙吉爾。帕拉王朝開始在中南半島一帶具有較大影響。爪哇的賽倫德拉王朝曾向蒙吉爾派駐使節。德瓦帕拉之後,由於繼位者的軟弱和普拉蒂哈拉人的不斷入侵,王朝一度衰落。瑪希帕拉一世在位期間(988~1038),帕拉王朝再度復興。1095年森那人在孟加拉西北地區立國。此後,森那王朝在孟加拉地區的影響逐漸擴大。1159~1179年間,森那王朝奪取孟加拉全境,帕拉王朝的勢力僅限於比哈爾的中部和東部。1199年,伊斯蘭教勢力取代帕拉王朝在比哈爾的統治。王朝歷十八代國王。

  帕拉王朝統治時期是印度東部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之一。這個時期形成瞭孟加拉語和孟加拉語民族。帕拉諸王尊崇佛教密宗,大力弘揚佛教文化,使印度佛教得以在孟加拉地區偏安五百餘年。著名佛教學府那爛陀寺和超戒寺等一直受到國傢的保護和贊助。與佛教文化有關的雕刻、繪畫和建築藝術的發展也得到鼓勵和重視。迪曼和維塔帕拉等人成為雕刻、繪畫和青銅鑄造的一代宗師。然而帕拉王朝的藝術品傳世極少,隻在中國西藏歷史學傢的著作中有所記述。在帕拉王朝統治時期,中印佛教文化交往也得到一定發展。孟加拉高僧阿底峽於1038年應邀赴西藏傳播佛教文化,為西藏佛教文化的發展作出瞭重要貢獻。帕拉王朝註意發展農業,興修很多大型水利灌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