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盟國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傢作戰的第一個共同綱領性文件。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發動瞭太平洋戰爭,英、美兩國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蒙受重大損失,被迫對日宣戰。為瞭商討對策,擬定作戰計畫,提高國際聲望,1941年12月,美國總統F.D.羅斯福、英國首相W.L.S.邱吉爾在華盛頓舉行會談,倡議對法西斯國傢作戰各國簽署一項宣言。經與蘇聯磋商並告知有關國傢後,1942年1月1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達黎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希臘、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新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和南斯拉夫等26個國傢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瞭《聯合國傢宣言》。嗣後又有21個國傢陸續在宣言上簽字。宣言表示贊同《大西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宣告各國政府保證使用全部的軍事和經濟資源,反對同它們處於戰爭狀態的德意日三國及其仆從國;每個國傢的政府保證互相合作,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和約。宣言最後表示,凡在戰勝希特勒主義鬥爭中給以物質上援助和貢獻的國傢,均可加入本宣言。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與壯大,為創建聯合國組織奠定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