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勞合·喬治

  英國首相(1916~1922)。自由黨領袖。1863年1月17日生於曼徹斯特市一個小學教師的傢庭,父早喪,傢貧。後來在一傢事務所學習法律,取得律師資格。自1890年起當選為自由黨下院議員,因反對英佈戰爭而名聞全國國。1905年起參加自由黨內閣,在擔任H.H.阿斯奎斯政府財政大臣時,於1909年制定“人民預算”,提出征收土地稅、奢侈品稅、累進所得稅和遺產稅等措施。其中土地稅觸犯土地貴族的利益,因而上院一反憲法慣例否決政府的財政法案,導致持續兩年的“憲法危機”。1911年提出“國民保險法”,規定對工人進行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一般認為這是英國“福利國傢”的先聲。В.И.列寧曾把這種手法稱為“勞合·喬治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擔任聯合政府的軍需大臣、陸軍大臣等,因不滿阿斯奎斯指導戰爭的方式,於1916年底逼迫阿斯奎斯下野,自任首相。在此後兩年中,他改變行政方式,奉行自由主義政策,實行選舉、教育等項改革。竭盡全國力量進行戰爭。1919年他率領英國代表團出席巴黎和會(1919),在會上進行瓜分世界和反對蘇俄的活動。特別註意保護英帝國的海上霸權,還力圖把國聯建成維護英國利益的工具。

  戰後他繼續領導聯合政府,但因自由黨阿斯奎斯派拒絕參加,實際上不得不依賴保守黨的支持。1921年通過談判承認愛爾蘭獨立,初步解決愛爾蘭問題。1922年10月9日,保守黨決定撤銷對聯合政府的支持,勞合·喬治辭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反對A.N.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戰爭期間拒絕參加W.L.S.丘吉爾的戰時內閣。

  1945年1月獲德懷福伯爵封號,同年3月26日去世。著有《戰爭回憶錄》(1933~1936)、《和約真相》(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