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的君主專制國傢。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宣佈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歷史上稱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

  在執政府(1799~1804)的基礎上,拿破崙一世進一步加強中央政府和他個人的權力,建立新的貴族等級,封親王4個,公爵30個,伯爵388個,男爵1090個,榮譽軍團騎士數千名。1811年法蘭西帝國面積達75萬平方公裡,人口約4400萬,全國劃分為1330個郡,包括荷蘭9個郡,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個郡,東南瓦萊、皮埃蒙特、熱那亞、帕爾馬、托斯卡納和教皇屬地10個郡。此外,拿破侖一世及其傢族還統治和控制瞭意大利王國、萊茵邦聯、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那不勒斯王國、西班牙王國、華沙大公國等。在帝國范圍內拿破侖一世力圖統一關稅,統一法制,擴大交通、通訊。帝國的無限制擴張導致1812年侵俄戰爭的慘敗,英、俄、普、奧等國組成第6次反法聯盟,1814年3月31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侖一世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3月20日,拿破侖一世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復位,史稱“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侖一世在滑鐵盧被第7次反法聯軍擊潰。6月22日再次退位, 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