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823年拜占廷帝國小亞細亞發生的人民起義。領導者為斯拉夫人督馬(約760~823),故名。

  9世紀時,拜占廷的封建化進程大為加速。隨著封建制的發展,自由民和村社的土地逐漸被軍事封建主所侵吞。農民喪失土地,淪為農奴,有的地區士兵也遭同樣命運,人民不堪賦稅重負。821年小亞軍區軍官督馬發動起義,以恢復聖像崇拜為號召,反對主張聖像破壞運動的皇帝。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等民族都有人參加起義。起義主力是農民,參加者還有士兵兵、城市貧民和逃離莊園的奴隸,並得到反對聖像崇拜的保羅派的支持。阿拉伯的哈裡發也援助督馬,以削弱強鄰拜占廷。

  督馬在阿拉伯人轄地安條克加冕稱帝,自稱是女皇伊林娜的兒子,亦即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督馬進行瞭一些改革,廢除瞭法定的捐稅,並把財物分給人民。因而得到人民的擁護。督馬出身行伍,富有作戰經驗;起義軍裝備精良,愛琴海的水兵也參加瞭起義。在水兵協助下,督馬奪取帝國艦隊,占領瞭幾乎全部小亞細亞,並渡過海峽向巴爾幹半島進發,攻占色雷斯和馬其頓的部分地區。當地的斯拉夫人裡應外合,給起義軍以巨大支援。起義迅速席卷拜占廷。821年末進軍首都君士坦丁堡,圍城達1年之久。皇帝邁克爾二世通過收買督馬軍中的動搖分子,和求助於保加利亞國王奧穆爾塔格出兵幹涉。督馬兩面受敵,被迫從首都撤軍。後來他在阿卡迪波爾與帝國軍相持瞭5個月。823年兵敗被俘遇害。餘部堅持作戰至825年。

  這次起義迫使帝國不得不減輕一些捐稅(如灶戶捐),以緩和日益緊張的階級矛盾;但此後的拜占廷帝國愈益走下坡路,逐漸喪失其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