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位於本州中南部,東北距東京約80公裡,南距太平洋岸26公裡。富士火山帶(由中央地溝帶向東南延至小笠原群島)的主峰,海拔3776米。日本奉為“聖山”,視為國傢象徵。曾有不盡山、芙蓉峰、八葉嶽等別稱。典型的圓錐形火山,山頂坡度32°~34°,山麓坡度2°~3°,山底直徑35~40公裡,火山口直徑約800米,深約200米,火山口周圍有劍、白山、久須志(藥師)、大日、伊豆、成就、駒、三島8峰,劍峰最高。山麓北側有山中、河口、西、精進、本棲55個堰塞湖,統稱富士5湖。基巖為中新世火山巖,頂部為全新世火山巖。形成至今約1萬年左右,噴出物最大厚度約1500米,把小禦嶽和古富士兩個古火山體覆蓋在下面。歷次噴出物相繼堆積,呈層狀構造。公元8世紀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18次,其中公元800年、864年和1707年3次大噴發。現在山頂成就峰、伊豆峰和山腹寶永火口等處仍有噴氣和地熱現象。富士山有寄生火山70多座,數量居全國第一。1936年在劍峰設置瞭富士山氣候觀測所,有最大探測距離800公裡的雷達。年平均氣溫-6.6℃,氧氣量和氣壓為平地的2/3,水溫至83℃時即沸騰。山區年降水量約20億立方米,其中約20%來自融雪。自然帶呈垂直分佈,海拔500米以下為亞熱帶常綠林帶,500~2000米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2000~2600米為寒溫帶針葉林帶,再往上為高山矮曲林帶,山頂終年積雪。日本“特別名勝地”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的中心,有溫泉、瀑佈,風景秀麗,是世界著名的遊覽勝地。早在平安時代即為登山“聖地”,有吉田口、須走口、禦殿場口和富士宮口等主要登山道口,山頂有淺間神社。在環山道中有山頂遊覽、山腹中部遊覽和圍繞富士5湖等山麓遊覽路線,特別是從山頂展望日出,更絢麗多采。(見彩圖)

日本富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