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於1948年11月14日為新華社寫的一篇評論。1960年9月收入《毛澤東選集》第4卷。

  1946年7月,國民黨反動派自恃握有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倡狂進攻解放區。戰爭開始之後,毛澤東就指出,軍事形勢發展變化的關鍵問題,是大量地殲滅國民黨軍隊。解放戰爭第一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平均每月殲敵8個旅(師),迫使國民黨軍變全面進攻為重點進攻。戰爭第二年,人民解放軍在大量殲滅國民黨軍隊之後,在南線和北線都由防禦轉入入進攻。到瞭戰爭第三年的第四個月,即1948年11月遼沈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隊已由發動戰爭時的430萬人減為290萬人,人民解放軍則由120萬人增至300餘萬人。這樣,人民解放軍不但在政治質量上早已占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由長期的劣勢轉入優勢,不但已經能夠攻克有堅固設防的城市,而且能夠在一次戰役中圍殲幾十萬兵力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殲滅國民黨軍隊的速度大大提高。因此,作者在寫這篇評論時,對於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時間重新作瞭估計,指出從1948年11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後來解放戰爭的勝利,證明這個估計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