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疆重要關口。今友誼關。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曾稱雞陵關、大南關和界首關。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15公裡處,踞大青山、金雞山(古稱錦雞陵)隘口。與西北的平而關、水口關合稱“南天三關”。明洪武元年(1368)為鞏固南疆,改建為兩層門樓。後易名鎮南關。又在金雞山陡壁上修築炮臺數座俯控關口。關城附近山巒重疊,谷深林茂,地勢險要,為中國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古有“南疆要塞”之稱。清光緒十一年(1885),法國侵略軍2000餘人自越南諒山進犯鎮南關,,愛國將領馮子材率軍民在關內4公裡處的關前隘英勇抗擊,大敗法軍(見鎮南關大捷)。光緒三十三年(1907)孫中山、黃興等發動推翻清朝的“鎮南關起義”。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由越南進犯廣西,將關門焚毀。現關城重建為三層花崗石城樓,1953年改名睦南關,1965年更名友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