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實現國傢統一的民族解放戰爭。1954年日內瓦協議簽署後,美國取代法國幹涉越南事務,支援吳庭豔集團鎮壓南方人民的反獨裁鬥爭,陰謀變越南南方為其殖民地和軍事基地。1959年,南方人民開始進行武裝鬥爭。1960年底,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武裝鬥爭蓬勃發展。

  1961年,美國根據斯特利-泰勒計畫,在南方大量建立“戰略村”,發動所謂特種戰爭,企圖在1962年底以前的18個月內“平定”南方人民的革命鬥爭。11962年4月,美駐越軍援司令部成立,指揮南越傀儡軍作戰。南方人民在北方人民的支援下,積極開展遊擊戰,變“戰略村”為打擊美、偽軍的戰鬥村。1963年1月,在北村戰鬥中給敵以沉重打擊,挫敗瞭美國的戰爭計劃。1964年,美國開始執行兩年內“平定”南越的約翰遜-麥克納馬拉計劃。12月,南方軍民在平也戰役中取得勝利,美國的特種戰爭計劃宣告破產。1964年8月,美國借口“北部灣事件”轟炸北越。翌年2月,對越南北方實施全面轟炸。隨後其地面部隊在峴港登陸,在南方直接承擔作戰任務。戰爭規模不斷升級,戰爭樣式發生變化,特種戰爭演變為局部戰爭。侵越美軍急劇增加,至1969年4月增至54.3萬人。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泰國等相繼被卷入戰爭。經過1965~1966、1966~1967年兩個旱季攻勢,尤其是1968年的新春攻勢,南方的遊擊戰由農村發展到城市,與運動戰相結合逐步取得戰爭主動權。1968年3月,美國宣佈部分停止對北方的轟炸,放棄戰爭升級政策。5月,越南民主共和國與美國在巴黎舉行和談。11月,美國宣佈無條件停止對北越的轟炸和炮擊。1969年1月,巴黎會談擴大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阮文紹傀儡集團在內的四方會談。1969年7月,美國總統R.M.尼克松宣佈,美軍將逐步撤出南越,實現戰爭“越南化”。為挽回敗局,達到體面撤軍,美軍和傀儡軍對解放區加緊掃蕩。1970年,美軍入侵柬埔寨,戰爭擴大到整個印度支那。1971年2、3月間,美軍和傀儡軍4萬餘人,以坦克、裝甲車突擊和直升機機降戰術,進攻九號公路越南溪山至老撾車邦地區,企圖切斷北方通往南方的戰略補給線“胡志明小道”。越軍集中5萬兵力於公路南北兩側地區,以誘敵深入各個殲滅的戰法,激戰43天,殲敵2萬餘人。九號公路戰役的勝利標志著美國戰爭“越南化”政策遭到嚴重挫折。1972年,南方軍民在各戰場發起全面戰略反攻;美國恢復對北越的全面轟炸,並以水雷封鎖北越港口。12月,出動上百架B-52型戰略轟炸機,連續轟炸北越。越南人民頑強戰鬥,粉碎瞭美國的戰爭訛詐政策。1973年1月27日,交戰各方在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定上簽字。3月,美地面作戰部隊撤離越南。但美國在南方留下2萬多軍事顧問,繼續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支援阮文紹傀儡軍蠶食解放區。1975年3、4月間,南方軍民發動春季攻勢,取得西原、順化 -峴港、胡志明三大戰役的勝利。4月30日解放西貢,戰爭結束。

越軍攻占西貢偽總統府

  戰爭期間,中國政府和人民不惜作出重大民族犧牲,從武器、彈藥到糧食、被服,向越南提供瞭巨額無償援助,並先後派出防空、工程、鐵道、後勤保障和海軍掃雷部隊共32萬人,用鮮血和生命保衛越南的領空和交通運輸的暢通,使越南北方得以抽調大批部隊赴南方作戰。數以千計的中國優秀兒女為越南的解放事業光榮獻身。

  據美國統計,美國在戰爭中亡4.6萬餘人,傷30萬餘人,耗資2000多億美元。此次越南抗美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激烈、最持久的反侵略戰爭,美國使用瞭除原子彈外包括化學戰劑在內的各種現代化武器,越南軍民堅持抗戰並取得勝利,為研究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尤其是熱帶叢林地開展遊擊戰提供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