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4~5月解放南京及武漢後,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被迫將其防守武漢至九江一線的部隊南撤,以7個軍約15萬人分別部署於粵漢鐵路嶽陽至長沙段及萍鄉、宜春、上高地區,企圖遲滯解放軍南進。人民解放軍為在湘贛邊境殲滅白崇禧集團一部,以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第二政治委員鄧子恢指揮集結於鄂東南、贛西北及贛江中遊東岸地區的第12、第15兵團和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共10個軍約43萬人,發起湘贛戰役。計畫首先以一部兵力包圍突出於奉新、高高安的白崇禧部第176師,主力伺機誘殲援軍。7月8日,第15兵團一部奔襲奉新、高安,但該地守軍已撤退。林、鄧判斷白崇禧將全線退卻,即令第15兵團向上高方向追擊第176師,令第12兵團經通城、第4兵團渡贛江取捷徑插向醴陵、萍鄉,合圍白崇禧部。10日,林、鄧發現白崇禧一部仍停留於上高、宜豐一線,當即令第15兵團暫停追擊,令第4、第12兵團加速向兩翼迂回,以求合圍殲滅之。白崇禧發覺解放軍以重兵向其側後迂回,於13日下令全線撤退。解放軍隨即展開多路追擊,殲其後尾一部,遂轉入休整。此戰役於19日結束,殲敵46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