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傢W.W.裡昂惕夫提出的關於國際貿易結構的一個不可解釋的結論。即美國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反常現象。又稱裡昂惕夫之謎。

  1953年裡昂惕夫在費城的美國哲學協會上宣宣讀瞭題為《國內生產與對外貿易:美國資本狀況的重新檢驗》的論文。論文根據1947年美國200個行業的材料,歸納為50個部門(其中38個部門的產品是直接進入國際市場的),制定瞭“投入-產出表”,進行瞭一系列的計算,其中的一個結論性統計表為:

美國每100萬美元的出口品和競爭性進口替代品所需的國內資本和勞動(1947年平均商品結構)

  在表中,美國出口品所需的資本比進口替代品約少16%,出口品所需勞動比進口替代品約多7~8%。對此,裡昂惕夫認為,美國平均每百萬美元的出口與國內生產等量的進口替代品相比較,在出口中包含較少的資本和略多的勞動,故美國參加國際分工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專業化為基礎。即美國進行對外貿易目的在於節約其資本而處理過剩的勞動。他指出,過去廣泛流行的美國經濟的特征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是資本相對有餘而勞動相對短缺的看法已被證明是錯誤的。裡昂惕夫的這個結論與赫克歇爾-俄林定理完全相反。赫克歇爾-俄林定理認為,生產要素配置的差異是貿易發生的原因,一國必然生產並出口密集使用其豐饒要素的產品,而進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因此裡昂惕夫的結論一時轟動西方學術界,稱之為“要素稀少性定理中的裡昂惕夫反論”。

  後來,裡昂惕夫根據1951年的材料,對1947年的計算結果進行復核和修正,在1956年提出瞭第二個研究報告,題為《生產要素比例與美國貿易結構的進一步理論和經驗分析》,結果仍發現美國進口替代品所占有的資本高於美國出口品約6%,如把投入-產出系數中的資本替代也考慮在內,則高出17.57%。裡昂惕夫反論依然成立。

  為解開裡昂惕夫反論,西方學術界提出瞭一些解釋,如勞動效率說、消費偏向說、貿易壁壘幹擾說、人力資本說和美國經濟延伸說等,力圖從不同角度來解釋這一反常現象,但截至90年代初仍未找到一個能為經濟學界共同接受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