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際資金的借貸、外匯頭寸的調撥與買賣、國際債券的發行與推銷以及黃金價格的確定與升降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國際金融市場。

  倫敦 英國金融業發達,倫敦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保險市場。①倫敦貨幣市場,包括貼現市場、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地方政府借貸市場和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是歐洲短期資金貸款利率的基礎礎,同時也是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關鍵利率,一般貸款利率均以此為基礎,酌收一定的加息。②倫敦資本市場,包括倫敦證券交易所、新發行市場、非上市證券市場和國際債券市場等。倫敦證券交易所創建於1773年,由169傢證券經紀商和21傢證券交易商的3600名會員組成。雖然其證券交易額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但在交易所的成員人數、上市的證券數量和種類方面均名列世界前茅。新發行市場包括政府債券(又稱金邊債券)和公司證券發行市場。政府債券由英格蘭銀行代表政府發行。自1979年英國外匯管制完全取消後,倫敦資本市場與海外資本市場之間的障礙清除,外國借款人在倫敦市場發行債券數額不斷增加,倫敦成為重要的國際債券市場。③倫敦外匯市場,由近300傢經英格蘭銀行批準的“外匯指定銀行”和14傢經紀公司組成,其業務范圍和交易額居世界首位。外匯市場並無具體的交易場所,從事外匯交易的銀行和經紀公司通過通信網絡,迅速靈活地處理各種即期和遠期外匯交易及外匯兌換業務。英格蘭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密切註視著市場動向,並用外匯平準基金隨時進行幹預,以穩定匯率,維持市場秩序。④倫敦黃金市場,世界最大的非貨幣黃金交易場所之一。黃金交易主要集中在市場的五大成員(兩傢清算銀行、兩傢經紀公司、一傢黃金加工企業)手中。倫敦的黃金交易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以現貨交易為主。⑤倫敦保險市場,世界上最大的保險業中心。通過勞埃德保險公司和倫敦保險協會所屬的許多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人,經營世界各地幾乎任何類型的保險業務。英國保險商經營的國際保險業務占世界保險市場的20%。英國保險業分為長期和短期業務,長期包括人壽保險和長期健康保險,短期包括水險、火險、航空險、汽車險、個人意外險和財產險等,此外還有再保險。

  紐約 20世紀以來,美國憑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急劇膨脹起來的經濟實力,建立瞭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美元取代瞭英鎊,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和國際結算手段。紐約的金融業務也因此而日趨發達,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①紐約貨幣市場,包括聯邦基金市場、政府庫券市場、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和商業票據市場。紐約貨幣市場交易量位居世界之首。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經常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幹預貨幣市場銀根松緊,實施其貨幣政策,影響經濟活動。紐約貨幣市場的利率直接影響國際利率水平、資金流向和美元匯率。②紐約資本市場,包括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交易的主要對象是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外國債券。政府債券主要是中期財政庫券和長期公債。紐約資本市場上美國政府的中、長期債券交易量最大。公司債券交易量僅次於政府債券。外國債券是外國政府或企業在紐約市場發行的用以籌集長期資金的債券,又稱揚基債券。由於在紐約市場籌集美元長期資金的利率比世界其他美元市場低,因此紐約資本市場對外國借款者很具吸引力。紐約股票市場是其資本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十餘傢證券交易所中以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規模最大。除交易所外,還有場外交易市場以及第三市場和第四市場。綜合反映美國股票價格升降趨勢的指標是道—瓊斯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混合指數。③紐約外匯市場,外匯交易以即期交易為主,遠期交易數量較少。由於美國對外貿易大部分以美元成交並在當地銀行以美元劃撥,因此紐約外匯市場的外匯交易量不及倫敦外匯市場。但紐約是世界美元的清算中心。

  東京 60年代以來,由於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海外資金融通業務不斷擴大,日元國際化取得進展,日益具備國際貨幣的職能。東京金融業務發展很快,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①東京貨幣市場,有短期拆借市場和票據買賣市場。這兩個市場是金融機構之間對每天營業活動中發生的臨時性資金不足和過剩進行調節的市場。此外還有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和附帶條件的債券買賣市場。政府的短期證券國庫券雖在市場上有買賣,但尚未形成單獨的市場。②東京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交易對象有股票和公債(包括國債、公社公團債、地方政府債)、公司債(包括事業債、金融債)。東京資本市場規模僅次於紐約,居世界第二。③東京外匯市場,通常僅指銀行同業間的外匯交易市場。參與銀行間外匯交易的成員為外匯指定銀行、外匯經紀人和日本銀行。外匯經紀人為政府批準經營的10傢短期資金公司,日本銀行作為大藏省(財政部)代理人參與市場活動,它以政府外匯資金為後盾,視需要幹預和調節市場交易,防止匯價大幅度波動。80年代末,東京外匯市場規模僅次於倫敦和紐約。

  其他國際金融中心 除以上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外,世界上比較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還有蘇黎世、盧森堡、新加坡、香港、巴林和法蘭克福等。

  瑞士的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資金集結地和周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交易中心。蘇黎世黃金市場由瑞士聯合銀行、瑞士銀行和瑞士信貸銀行三傢最大的商業銀行組成。全世界75%的黃金交易是在蘇黎世進行的。

  盧森堡國際金融中心是伴隨歐洲貨幣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是經營歐洲貨幣的離岸金融中心,又是最大的歐洲馬克市場和重要的歐洲債券市場。

  新加坡是60年代中期隨著亞洲美元交易的發展而形成的國際金融中心。在亞洲美元市場上占有關鍵性的地位。

  香港是遠東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50~60年代,已是地區性的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70年代以來,港英當局為瞭促進金融市場國際化和加強其國際地位,采取措施使各項金融業務不斷擴大並且日益國際化。到90年代,香港已成為亞太地區主要資金集散地。

  巴林是中東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國際資本運動特別是石油美元回流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巴林是典型的代收離岸金融中心,即吸收本地區多餘的儲蓄,轉向區域外部的國際市場進行投資,發揮著外向的金融媒介作用。

  法蘭克福既是聯邦德國金融中心,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它是聯邦德國中央銀行和許多商業銀行的所在地,吸引眾多的外國銀行參與該金融中心的業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