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世紀法國香檳伯爵領地內四個城市輪流舉行的集市貿易的統稱。是當時歐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集市貿易。

  興起 集市貿易是中世紀歐洲進行商品交換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交易中心特別是批發貿易中心。集市受到所在地的領主保護並向領主納稅。一次集市延續幾天至幾個星期,一般每年不超過兩次。

  11世紀末和12世紀上半葉,隨著城市商人的興起,西歐出現瞭大量的集市。。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集市中,香檳集市是最大的集市。香檳伯爵領地同德意志、佛蘭德、羅退林幾亞和法國相毗鄰,並正處於低地國傢、佛蘭德與意大利之間,以及德意志與西班牙之間的兩條交通要道的交叉點上。因此,從意大利運來的東方貨物,從英國運來的羊毛,從佛蘭德運來的呢絨,以及從斯堪的納維亞及低地國傢運來的貨物都在此交易。同時,香檳伯爵又竭力保障集市上商人的安全和通往香檳道路的安全。於是,香檳集市成為全歐性的商業中心,並在13世紀後半葉達到全盛期。香檳集市,包括香檳伯爵領地內四個城市輪流舉行的六個各為期至少六周的集市。在每一次集市之間要間隔一至二周以便商人運轉貨物,這樣香檳伯爵領地全年都有集市。香檳的每個集市都是經過嚴格組織的,並由市民一人和騎士一人組成的集市法庭來裁決糾紛。集市的第一周是各地商人來城內街道上設置貨攤,接著是10天佈匹呢絨交易和11天皮革交易,再接下去是19天其他各種雜貨的交易,最後有幾天用於結帳。在香檳集市上,商人的結算及商業債務,已使用清償餘額劃匯結算的辦法;期票、匯票等信用憑證也已使用。香檳集市對推動西歐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

  衰落 進入14世紀,香檳集市開始衰落,到14世紀中期已成為地方性的集市。這是因為法國國王腓力四世控制瞭香檳伯爵領地,強行推行國王的財政措施,香檳伯爵再不能從集市貿易上征得更多的稅收,商人也因國王的重稅而感到無利可圖。同時,從意大利到北歐的海上商路已經開通,可以取代翻越阿爾卑斯山的陸路商運。1302~1320年佛蘭德和法國發生戰爭,1337年又爆發瞭英法百年戰爭,這些都破壞瞭香檳的安寧,使集市貿易受到極大影響。此外,隨著商業與銀行、信貸的發展,商人在佛蘭德或佈呂赫的銀號中進行錢財往來要比在集市上方便得多,而且隨著生產與商業的發展,商品逐漸規格化標準化,商人可以無需在成交前到集市上檢視貨物;富有的商人逐漸派出自己的代理人去經商,自己不必親臨集市。這一切都促成瞭香檳集市的衰落。

  

參考書目

 M. Postan,E. E.Rich,and E.Miller,eds,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vol.Ⅲ,Chap.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