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和支配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產生和發展 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對立物,是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矛盾發展的結果。它隻能在無產階級奪取國傢政權之後通過剝奪剝奪者來建立。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傢政權通過沒收資本傢的資本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建立瞭世界上最早的全民所有制經濟。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已經有瞭全民所有制的萌芽。但主要的是在全國革命勝利以後,通過沒收控制現代工業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官僚資本而建立的,接著又通過贖買方式實現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瞭資本主義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轉變。中國的全民所有制經濟的財產包括屬於全社會勞動者的工廠、農場、鐵路、公路、銀行、商店等,以及礦藏、水流、土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由於全民所有制經濟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因此發展很快。

  性質 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和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的公有化程度最高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全民所有制條件下,全社會的勞動者總合為一個所有者,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按照共同的意志和利益支配生產資料。全社會勞動者擁有共同管理全民所有制經濟和國民經濟的權力,采取國傢、地方和部門、企業多級管理以及企業職工直接參加管理的形式。國民經濟在國傢統一計劃指導下按比例地協調地發展。全民所有制經濟的產品歸全社會勞動者所有,用來滿足全社會勞動者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生產品的分配,在服從全社會勞動者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兼顧全局利益、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全民所有制經濟的純收入,一部分用於全社會的共同需要,一部分按照國傢統一規定留歸企業自主支配,一部分依據按勞分配原則分配給企業職工,其數額一般不受企業的客觀生產條件優劣的影響。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具體表現在:①它是全社會范圍內公有化的經濟,能在全國范圍集中資金、生產資料、勞動力,組織跨地區、跨部門的生產和經營,實行高度的專業化協作,進行大規模的重點建設,迅速提高社會生產力。②它擁有雄厚的力量,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工業提供社會再生產所需要的大部分生產資料和資金,為社會提供絕大部分工業消費品;商業經銷大部分消費品,是聯合生產和消費的主要紐帶;交通運輸業是聯結全國城鄉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主要動脈;金融機構是全國現金、信貸和結算中心。全民所有制經濟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絕大部分積累。③它擁有現代化的工業、交通、運輸、郵電和農場,具有扶助其他經濟和用先進技術改造國民經濟的物質力量。全民所有制經濟是保障集體所有制經濟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保證個體經濟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決定性條件。

  國傢所有制形式 社會主義國傢的全民所有制,一般采取社會主義國傢所有制形式。社會主義國傢所有制和資本主義國傢所有制有著根本的區別。社會主義國傢是全社會勞動者利益的代表,以實現全社會勞動者的共同意志和利益為最高職責。社會主義國傢集中全社會勞動者的意志,管理著以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國傢代表全社會勞動者指揮社會生產過程,把勞動者組織為社會總勞動力,使整個國營經濟成為按照統一意志和共同利益運轉的整體。

  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規模巨大,包括成千上萬個國營企業。社會主義國傢一般對國營經濟實行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由於各個社會主義國傢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生產力水平不同,國營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同的經歷,各國國營經濟的管理體制也不一樣。有的比較強調國傢的統一領導,註重集中管理,有的比較強調地方、部門、企業的自主經營,註重分散管理,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為瞭改變50年代初建立的過於集中的國民經濟和國營經濟的管理體制,逐步建立一種把國傢的統一領導和企業的自主經營能較好結合起來的管理體制。在國傢統一領導的條件下,實行政府機構和企業的職責分開,增強企業自主權,健全各種經濟責任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發揚經濟民主,使責任、權力、利益得到較好的結合。

  所有權同經營權適當分開 中國從1979年開始的經濟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的活力,改變國傢對企業管得過死、把全民所有同國傢機構直接經營企業相混淆的現象。所有權同經營權可以適當分開。為瞭使各個企業的經濟活動符合全社會勞動者的統一意志和共同利益,國傢作為全民所有制經濟的中樞,管理經濟全局的重大事項。它計劃和控制國民經濟的主要比例和發展方向,協調地區、部門、企業之間的關系,部署重點工程的建設,匯集和傳佈經濟信息,管理財政和稅收,管理貨幣發行和貨幣流通,管理對外貿易、信貸和重要產品的價格,規定按勞分配的基本制度等。在國傢統一領導下,地方、部門、企業對各自管轄范圍的人、財、物和供、產、銷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權。企業作為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對企業的盈虧負有經濟責任,有權選擇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安排企業的供、產、銷活動,按照統一政策自主支配留歸企業的純收入,用於企業的再生產、集體福利和獎勵,依照規定自行任用、選舉企業人員,自行決定用工辦法和工資獎勵形式,在國傢允許的范圍內確定企業產品的價格。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能力,具有一定權力和義務的經濟實體。國營的小企業,還可以實行國傢占有生產資料,職工集體或個人承包經營或租賃經營的辦法。

  橫向經濟聯合 在擴大企業自主權的基礎上,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以及全民所有制經濟和其他經濟之間,開始打破地區部門的限制。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在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原則的基礎上,出現瞭多種形式的橫向聯合。這種生產、流通、科技領域的橫向聯合,促進瞭資源開發和資金的合理使用,促進瞭技術進步和人才合理交流,促進瞭商品流通的擴大及經濟結構和地區佈局的合理化。

  全民所有制經濟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全民所有制經濟將逐步擴大,社會主義社會將進一步發展為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將發展為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